3)第21章 新学的“戏法”_少姝的山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献拍手叹道:“尊贤敬德之心,礼也。如少婵姐姐所言,无仁爱,绝不会发自内心守礼,礼与仁亦不相离。”

  葫芦花说开就开,陆陆续续,朵朵白洁厚实,吐蕊怒放,几乎是吓人地生气勃发,旋即便有阵阵淡香飘散开来。

  “好美,我不曾留意过,葫芦花亦有其芬芳可爱之处。”少妍喃喃道。

  “是啊,因此我想称其为智之花。”少姝应道,“花朵拆放成形之际,最是动人心魄呐!”

  “妙极,”王文娟也赞成,“是非明辨之心是智,时人有以‘解语花’类比聪慧可人的女子,若没有仁爱,心思全绕着自己转,终是自误的不智罢了。”

  “智,烛也”,子猷道,“扬雄著《法言》一语点明,智乃是要在黑暗中为人照亮引领前路。”

  (《法言》:为西汉扬雄著政论著作,扬雄在《法言》中所表现的捍卫正统儒学的精神,对后世儒家所谓道统的建立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俄而花开花落,藤蔓上终于结出了数颗小小的葫芦,或长或短或粗或细,却都是饱满圆胖,清润柔滑,着实养眼悦神,果实累累垂挂下来,喷吐五彩变幻的光华,煞是喜人。

  “眼见着这弱小根茎依时渐长,终成正果,以此果为信,想来兄姐们也无疑议喽?”少姝征询地望向亭内众人。

  “真诚不虚之心,信也。有仁爱支持,一个人心性光明,自能从其言行当中获得验证。”子默将手中葫芦举高高,抑不住地感奋快活,“少姝姐姐,这下子,由种及果,都与五常对应上了!”

  少嫆鼓足了勇气,稚声稚气道:“别看我这样子,我是特别羡慕至诚至信之人的,好像什么都懂得,也深信他们可以通神。”

  “通神?”少妍讶异。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少婵道,“至诚至信的境界,因不被私心杂念所惑,才能洞悉世间万物更迭,进而预见其兴亡盛衰。一言归总,即言诚信的出神入化之功。”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句:出自《礼记·中庸》。)

  “对于天地万物的精微变化,通达于心,感受于身。故言圣人不出户,知天下。”子献恍然道。

  (“不出户,知天下”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子猷闻之,进而点出:“出神入化者,世所向往,不过,有其人则有其神,就算是生有各色瑕疵的凡人,只消懂得反省内求,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有朝一日亦可成圣成贤。”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王文娟笑道,“起于凡俗而成圣贤者,在我们郭家就不乏其人啊。”

  “有道先生!”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高兴地脱口之际,便一齐骄傲起来,个个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有道先生一世,秀立高峙,澹然渊停,九州之士,悉懔懔宗仰。既如此,我再来简述一遍先生事迹生平,作为华岩馆后学,我们理应从中梳理窥见先生引人之德行。”子猷翻起了沉淀在记忆深处的家族旧事,是郭门子弟打幼时起便都耳熟能详的,他特特于此时此地重提,良苦用心也实耐人寻味。

  (“秀立高峙”等句:出自《太平广记》卷一六九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郭泰》)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