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3章 以民为天_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恪看着每个百姓抱着怀中的书籍,虽然喜上眉梢,但是中间似乎掺杂着些许的哀愁。

  “看来还是我疏忽了。”

  李恪站在原地,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大唐,百姓就是百姓,虽然被高高的推崇,但是根本就不认识字,李恪还是有些情急,原本想要做一件好事,却忽略了这最重要的一点。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民众强大了,大唐才能更加繁盛,想要民众强大,除了根本的帮助之外,必须做出一些实际行动。

  既然民众不懂的文字,那不如就出资创建民文舍,专门为百姓提供学习的地方。

  大唐虽然繁盛,也会出现很多经济拮据的学子,让这些学子传授百姓一些简单的文字,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这样算下来,总比直接帮助学子的强,只是出了一份的钱,就能办成两件事情,何乐而不为。

  想到这里,李恪也为自己的经济头脑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在所有的百姓,都在犯难之际,李恪顺势再次拿出一张告示,贴在了墙壁的位置。

  这个告示,不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那些经济拮据的学子看的,所有学子,只能在民文舍传授百姓文字文化,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果不其然,一经告示贴出,很多学子都跃跃勇试的报名。

  李恪在收集名单的时候,早就已经吩咐手下,找一处宽敞的地方,建立民文舍。

  就这样,一件倾心为民的伟大事业,一气呵成。

  民文舍的宗旨,不单单指百姓,还有上不起私塾的孩子,也能一同免费学习。

  顿时间,整个幽州,李恪的声誉家喻户晓,就连孩子口中的歌谣,都转变成了赞美李恪的句子。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原本就属于历代的话,在李恪心中久久回荡着,面对自己这一点点的成就,李恪并不觉得骄傲。

  因为李恪知道,学习文字,只是根本帮助了百姓,更加深沉的说,自己还是需要做点更加实际的。

  毕竟百姓以粮为天,要是能引进或者获得一些现代的粮食种子,那可就是从实际帮助了百姓。

  但是在古代,想要获得这些东西何许的困难,除了系统送给自己,凭空自己又变不出来,想着,李恪又泛起了难受的神色。

  “李恪,干了一件这么伟大的事情,为什么你还是愁眉苦脸的?”

  就在李恪坐在椅子上,思考着什么问题的时候,武媚娘走到了李恪的身后,帮助他按摩了一下肩膀询问道。

  “媚娘,你是不知道我心里的想法啊!如果你要是能给我分担一些事情就好了。”

  李恪扭过头看着身后的武媚娘,苦笑一声回答道。

  “我虽然不知道你心里的烦恼,但是我能看出来,你已经存在百姓的心中了。”

  “那些百姓,把自己家所有好吃的,好用的,全部给你送来了,一时间,填满了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