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1.鹬3蚌相争_铁血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占魁这个人绝对不能留的。于是,李默涵假意发布嘉奖令,把卢占魁诱骗到京城之后,将其秘密处决。然后对外宣布卢占魁暴病而死,国防部还装模作样地给卢占魁官升一级,由少将旅长晋升为中将师长,子抚等等。随即,李默涵立刻将绥远的兵马大换血,改解散的解散,该整编的整编。同时,还派出党卫军和新组建的国防军一部进入绥远,填补那里的军事空白。

  话说在段祺瑞难逃之后,北洋系的势力依旧控制着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经济军事势力依旧很大。

  效忠段祺瑞的皖系实力派有浙江督军卢永祥、安徽督军倪嗣冲、福建督军李厚基、陕西督军陈树藩、湖南督军张敬尧、淞沪护军使何丰林,另有第四师师长陈乐山、第十师师长卢永祥浙江第十七师师长陈复初、第八混成旅旅长靳云鹗、第十混成旅旅长臧致平、第十三混成旅旅长吴光新、第十五混成旅旅长贾德耀、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长王永泉、第四十七混成旅旅长施从滨。

  效忠冯国璋的直系实力派有江西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汉黄镇守使杜锡钧,以及第二师师长王金镜、第六师师长齐燮元、第八师师长王汝贤、第十一师师长李奎元、第十六师师长王廷桢、第十八师师长王懋赏、第十九师师长杨春普、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湖北第一旅旅长孙建业、湖北第二旅旅长寇英杰、湖北第三旅旅长宋大霈、湖北第四旅旅长刘佐龙、湖北第五旅旅长张允明、江苏第二师师长朱熙、江苏第三师师长马玉仁、江苏第二旅旅长黄振魁、江苏第三旅旅长李殿臣、江苏第六旅旅长张宗昌。

  两股势力旗鼓相当,谁也不服气谁。冯国璋本来是趁着段祺瑞兵败将他收入囊中的。那知道段祺瑞点算了一下自己的势力之后,发现自己的家底还很雄厚的。外加徐树铮在一旁扇小扇子,段祺瑞哪里肯居于冯国璋之下?而且更要命的是,双方的幕僚们都怂恿段祺瑞和冯国璋吞并对方。于是,一来二去,两个北洋宿将非但没有联合起来,反倒有兵戎相见的趋势。

  南京城里一度传说冯国璋要捉拿段祺瑞,段祺瑞一气之下离开南京,去了安庆和冯国璋分庭抗礼。

  消息由军情处南京站传到京城,蒋方震接报之后,心中大爽,暗笑冯国璋你也有今天。于是,蒋方震向李默涵献策,效法当年曹操平定河北的计谋,暂时不对北洋用兵。

  话说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打败逃回了邺城,结果在建安七年病死在了邺城,袁绍的两个儿子不争气,他的儿子袁谭和他的小儿子袁尚就开始争夺权力,发生内讧。袁谭打不过袁尚就逃出来向曹操投降,结果让曹操坐收渔人之利,轻而易举地就平定河北。

  李默涵听了蒋方震的计谋,笑了笑,说道:“我怎么看,都觉得段祺瑞和冯国璋比袁绍的两个儿子聪明,他们应该不会上这种当吧?”

  蒋方震也笑了,说道:“知道道理很容易,但是要事事按照道理做就难了。如今的北洋想和我们国家党一争长短,就必须联合起来不可。但是段祺瑞和冯国璋都是权力很强的人,他们二人都以北洋的继承人自居,彼此难以相容。我想就算他们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也很难放弃手里的权势。”

  .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