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作秀、公路、扩张_铁血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嚏~阿嚏~阿嚏!”

  就在袁世凯和杨度谈论李默涵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李默涵忽然感觉到一阵莫名其妙的恶寒,连打几个喷嚏。

  警卫郭四德赶紧把大衣给李默涵披上,“大人,当心着凉。”

  “我没事!”李默涵推开大衣,用手指轻轻擦了擦鼻子,心中暗自想“难道有人在背后骂我?”

  这时的李默涵正穿着一件不太厚的单衣,拿着铁锹和筑路工人们一起挖土方。仁义道德要经常挂在嘴上,阴谋诡计只能藏在心里想。李默涵认为,作秀是一个成功人士必须的技能之一。

  当时修路技术是路面中间高、两侧低,有个小小的弧度,形状像鱼背,道路两边还需要种树。李默涵计划修建沟通商丘和周围几个县的公路,预期公路数量在11条左右,总长预期150公里。

  修公路的差事由镇守使署下属市政建设局负责,局长名叫薛成学,原来是焦作路矿学堂的教师,这次修筑公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几乎都来自原焦作路矿学堂和原青岛德华大学土木系。修筑公路的劳动力大部分是当地劳动力,市政建设局和他们签了契约,是雇佣关系,而不是传统的“官差”。发工钱,还管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古代由于土地是完全属于皇帝的,包括土地上下的一切自然财产都是属于皇帝的,那么很明显我们国民使用任何资源都必须要交付相应的费用,以取得合法的使用皇帝资源财产收益的权利。人民和皇室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绝对的附庸关系,虽然人民可能有地契之类的私有财产凭证,但所有这些凭证必须是官方认可的。可以这么说:由于皇帝的土地财产实在过于巨大而无法管理,所以通过授权以请部分民众代为管理,而地契只是一个实际的授权凭证而已,并不是私有财产的标的。

  同时因为没有任何私有财产,所以长期以来不存在实际的民众间的财产纷争,所有解释权最终在于皇帝的代理机构--官府。应此契约精神对我们来说实际是一个完全不靠谱的事情--我们根本就没有产生契约的基础:私有交换。那么税是什么?是类似于租客和房东之间的一种债务关系,人们当然能逃则逃,逃则受益啦!

  这样最大的问题就是养成民众不劳而获,依靠政府朝廷的坏习惯。例如朝廷鼓励开垦就是给农具牛只种子,遇灾了就免费提供救济等。当然这些虽然比不作为、不救济好,但也种下恶果。这样的行为让人民养成不劳而获的观念:朝廷就是父母,应该主动救济民众,自己只要坐等就可以了。因而失去了主动争取改善自己待遇的动力与奋斗精神,以及难以培养契约与守信的观念。

  李默涵是这样认为的,那些新提拔、受过新式教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