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 换包装_娘子送我上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酱卖的有些慢。

  若非是先前在书院那里卖了大部分的果酱,怕是这些果酱,苏大郎能卖到天黑。

  好歹算是卖完了,苏大郎急匆匆地往回赶。

  苏大郎晌午就在一个面摊上吃的,一大碗素面,最后连汤都喝干净了。

  等他赶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苏锦绣迎上来,“可是不好卖?”

  “价钱定的高,我没去先前的地方卖,去了那些富户们住的地方卖的,虽然卖地慢了些,可总归是卖完了。”

  苏锦绣点点头,“毕竟是头一次,等到明后天,兴许就好卖了。”

  苏大郎也觉得应该是这样,昨天给二弟那里送了一些尝鲜,今天那些学子们来买的就有不少。

  能去书塾里读书的,一般还是有些家底的。

  而且,大部分的人家都觉得读书郎读书辛苦,所以给的银子也都宽松些。

  当然,一些条件不好的人家,那就另当别论了。

  “绣姐儿,我觉得咱们可以弄些陶罐来装,这样是不是看上去更有档次一些?”

  苏锦绣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一直用竹筒,成本虽然是低了,可是毕竟竹子是越砍越少的,而且以后还会再做其它的果酱,这门生意是可以长久做下去的,一直用竹筒,先不说原料的问题,只说一些富贵人家看不上眼,也的确是应该要考虑的。

  “咱们村子的苏忠家就是专门烧这个的,现在生意不好做,听说他家的窑已经好多天没开张了。”

  苏杨氏在一旁嘀咕了两句,“听说是之前专供的几个作坊,人家又找了别人,好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下人开的,有几分面子呢。”

  经她这么一提醒,苏锦绣倒是想到了先前替自己说话的苏忠家的婶子。

  “阿娘,要不您去忠叔家走一趟?”

  苏杨氏愣了一下,现在苏忠每天都带着一些小陶罐去镇子上卖,一天的进项也不多。

  毕竟这东西,谁家能天天买?

  有的人家一个陶罐能用上几十年都不会换的。

  “行,估计也就他媳妇儿在家,我去跟她说一声,等苏忠回来,让他直接来咱们家一趟。到时候具体的,你们再商定。”

  苏锦绣知道苏忠家的日子不太好过,家里头孙子孙女好几张嘴等着吃呢,儿子儿媳妇虽然勤快,可没有别的手艺,也只能从土里刨食了。

  “阿娘,我记得给咱们家摘山莓的,就有他家的娃子?”

  “对哦,我怎么忘了。那倒是省事儿了,一会儿小娃子们回来,你就把那个招财叫住,让他给他阿爷阿奶带话就成了。”

  “行。”

  招财今年大概七八岁的年纪,男孩子,自然是人嫌狗厌,太活泼,心眼儿也多。

  这几天跟着一大帮的孩子们去摘山莓,每天也能换得五个铜钱,招财心里头别提多得意了。

  总觉得自己现在是大人了,可以养家了。

  那回家时往外掏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