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三四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成3)_十国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行目的。

  皇甫晖洋洋自得道:“赵帅已向朝廷复命,言及魏州军政不稳,此时不便离镇。”

  “哦?”李守敬不由得挑眉。

  皇甫晖见李守敬到了这个份上,依旧如此慎言慎行,不免觉得他拖泥带水,不够果断,有失大丈夫风范,遂道:“依李帅之见,朝廷闻知赵帅之意后,接下来会如何?”

  “不知。”李守敬摇头,“难说。”

  皇甫晖哂笑不已,“这有何难说的?请问李帅,京都眼下有兵马几何?朝中现在有名将几人?天下藩镇愿为朝廷鞠躬尽瘁者又有几个?”

  李守敬不说话了。他自然知晓,京都现在根本就没多少兵马,自保尚可,出征绝对不足。至于名将,满朝文武,还真没有几员名将,能媲美前时郭崇韬者,一个也没有。天下藩镇,要说对新朝忠心耿耿的,那就更少,毕竟李嗣源继位日短,恩威还未布于天下。

  整个大唐,现在就三根柱石。一是李嗣源本人,二是现在滑州的秦王,三是百战军。余者皆不足论,或许有各种作用、才能,然要定国安邦,都差太远。

  李从璟若是知晓李守敬此时想法,也会深表赞同。现如今,李嗣源所倚重的安重诲、李从珂、石敬瑭等人,不过因时成事之辈,难挑大梁,与郭崇韬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李存审年迈多病,专心养老或可安享晚年,若要出征,恐怕会死在路上。

  若非如此,他日孟知祥独立、高季兴叛国,朝廷也不会拿他们没辙。

  皇甫晖道:“朝廷能如何?朝廷不能如何!依末将观之,不过是捏着鼻子承认现状罢了。”

  李守敬点点头,认可了皇甫晖之言,他肃然正身,“不知皇甫将军今日到此,有何赐教?”

  李守敬终于不再托大,皇甫晖很满意,呵呵笑道:“那就要看李帅,接下来打算如何应对秦王了。”

  李守敬拿出该有的气魄,不再与皇甫晖绕弯子,叹道:“本帅失策,处置流民不当,让秦王抓住了把柄,又不愿束手就擒,皇甫将军何以教我?”

  “临行之前,赵帅让我带给李帅一句话。”李守敬如此态度,在皇甫晖看来才是该有的,他本就是来帮人的,没道理被人家摆架子,“天雄、银枪效节,本是同根,自当互相帮衬。如今时势相逼,不得不奋起抗争,然我等却也不敢反叛朝廷,所作所为不过为自保而已。”

  李守敬大为认同。

  与朝廷撕破脸皮自然是不妥的,却又不能任人宰割,为今之计,只有以斗争换和平。一言以蔽之:让朝廷知难而退。

  此言李守敬自然同意,如是,算是为接下来的行动定下基调。基调定下,往下不过是谋划具体行动,就要容易得多。

  见李守敬与皇甫晖商谈有了结果,高行成提醒道:“大帅,徐永辉还在偏厅等候。”

  李守敬心中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