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九十五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3)_十国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人道。

  说着话,几人四下打量,想要寻个乡民。

  夏日炎炎,又正是未时初刻,别说道上行人寥寥,便是田地里也没多少人,泥土路上的灰尘,仿佛都在烈日下蒸发一般,空气火烧似的,似乎在扭曲,那道旁的树荫,让人格外眼热。

  一名素衣书生,背着书箱出现在道路彼端,头顶烈日,脚踩灰尘,埋首向李荣等人所在方位走来。在一马平川的地面上,书生的身影显得单薄而渺小。

  然而也正因如,这名书生的身影落在李荣等人眼里,就显得脚步格外坚定。

  几人交换了下眼神,向这名书生走去。

  书生赶路得有些累,满身汗水将他的衣衫浸透,抬头的时候,可见眉目间勃发的英气,尤其是那双不大的眸子,说不出是深邃还是锋利,亮得很。而此人的被晒黑的程度,几乎不弱于李荣等人。

  这样一个富含朝气与锐气的书生,执礼却是甚严,两相见面,李荣得知此人姓苏名禹珪,听闻李荣等人的疑问,苏禹珪露出洁白的牙齿,有了笑意,“那地方离这可不近,往东约莫五十里,就是了。”

  李荣抱拳表示感谢,旋即看似不经意问道:“眼下正是燥热之时,郎君此时赶路,可是着急去往哪里?”

  苏禹珪答道:“倒不是着急去别处,而是游学方回,归家心切。”

  李荣肃然起敬,他心里有疑问,继续试探这书生,“听闻江南多鸿儒,学士英才汇聚,郎君游学,想必是去了吴地?”

  “吴地倒是刚去。”苏禹珪微笑作答,彬彬有礼,“只不过比起吴地,北地倒是更值一游,尤其幽燕之地,让人心怀激烈。”

  “噢?这却是为何?”李荣貌似不解。

  面前的李荣等人一看便不是读书人,但与之讨论这些事,苏禹珪却没有敷衍的意思,他道:“吴地虽然多鸿儒,不过工于史书典籍,长于诗词唱和,如今国家不平、四方不靖,我辈读书人,当以经世之学为要,而怀拯救时艰之心,以求报效君王。幽燕之民,慷慨激昂,幽燕之军,饮风餐雪,幽燕之地,英雄辈出,秦王赫赫军功历历在目,边军血战之地浩气长存,此情此景,自非江南可比。”

  李荣再度抱拳,赞叹之后又道:“秋日邻近,眼下朝廷正欲开科取士,未知郎君可有前往应试之念?”

  苏禹珪笑道:“今时归来,正为温书应试。”

  随后,两相礼别。

  “统领,此人如何?”

  “我观他自南方而来,又多风霜之色,故不免忧其为吴国密探,如今观之,大抵不是。”

  一个时辰后,苏禹珪已经到了家中。拜过长辈,苏禹珪这才稍作歇息。

  苏禹珪所在是殷实之家,家宅虽谈不上高门大院,却也不是寻常人可比。

  这个时节,家徒四壁的读书人还是很少,笔墨纸砚、经史子集与先生这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