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岁_十国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探天下消息,暗地里搅-弄朝堂风云,的确没有比青楼更适合的地方了。”桃夭夭闲散的说了一句,忽然想到一个人,揶揄的问道:“难不成林安心自身也是一品楼的清倌人?”

  “大当家说得对,林安心的确是一品楼最当红的清倌人。”军情处负责人笑道,“不过要见到她可不容易。能得到她接见的,无论是才子还是显贵,多半都是徐知诰想要拉拢的对象。”

  桃夭夭嗤笑一声,眉眼间露出一丝不屑,“若是我想见她,也见不着?”

  “至少今日见不着。”军情处负责人道。

  “为何?”桃夭夭问。

  “因为今日徐知诰‘请了’林安心去府上。”

  “哦?”

  “据说今日徐知诰在府中宴请徐知询。”

  “这倒是有趣。”

  不能不有趣。

  杨溥称帝后,以徐知诰为左仆射,参政事,吴国人谓之“政事仆射”,地位尊崇至极。

  ——徐温、徐知诰毕竟是由臣及权臣、国君,有一个擅权、夺权的过程。或许是出于避人耳目的需要,在擅权、夺权过程中,由徐温开始,采取了一个策略:自身出镇重镇润州,掌握军权,遥控国政,由子嗣坐镇朝廷,代行政权。

  此时徐温安排在朝中的人,便是徐知诰。

  史书说这一时期,“(徐知诰)勤俭宽简......上下悦服......(徐)温虽遥执国政,而人情颇已归属于帝(徐知诰)”,徐温由是对徐知诰分外忌惮,有人劝徐温道:“居中辅政,岂宜假之它姓,请更用嫡子知询”,徐知诰在“刺知”这件事后,立即上表,自请出镇江西,但结果却是“表未上而温疾亟,遂止。”而后不久,徐温病卒。

  此时,吴国朝野能与徐知诰争权的,只有一人,便是那位“嫡子知询”徐知询。

  徐知询这一时期为金陵节度使、诸道副都统,平日里跟在徐温身边。徐温死后,“知询......数与帝(徐知诰)争权。”

  正因为知道徐知诰与徐知询正争斗的不可开交,所以桃夭夭在听闻徐知诰宴请徐知询后,才觉得分外有趣,她道:“徐知询不好生呆在润州,跑到金陵来作甚?他此行岂非羊入虎口?”

  军情处负责人道:“徐知询与徐知诰相争,一个握有军权而少政权,一个握有政权而少军权,双方都对对方手中的权力垂涎三尺。徐知询既然要从徐知诰手里夺取政权,又如何能不来金陵?况且,徐知诰挟天子令诸侯,诏令既下,徐知询若不愿举兵攻伐,焉能不来?”

  “徐知询到金陵来已有多久?”桃夭夭问。

  “已有月余。”

  “月余......时日倒是不短了,徐知诰如何对付徐知询的?”桃夭夭又问。

  “假杨溥之手,留徐知询在金陵充任左统军。”

  “留为左统军?”桃夭夭冷笑,“这算是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