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9)_十国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那些推动了社会进步、改变了社会面貌的人才,李从璟都要培养;西方大学里没有培养出来的人才,李从璟也要培养。

  西方大学用了数百年时间才培养出来的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李从璟要用数十年的时间来做到——最不济也要打下稳定的基础。

  知识改变社会,人才推进历史,西方社会率先发展起来的基本规则,李从璟知道,所以要让大唐抢先一步。

  只有学院先培养出来无数优秀而先进的人才,让他们进入各行各业,大唐的社会才能全面发展。最终让大唐领先于全世界,拥有“先进知识”“先进思想”,并发展成为“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明制度”,及早成长为“近现代大帝国”。

  “毕业典礼”没有在论学堂进行,而是在大广场上。

  因为有朝廷重视和号召的关系,前来围观的人很多,洛阳城里的官员甚至是寻常百姓,但凡胸有墨水的读书人,形形色色,把可以容纳万人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广场中央,席地坐着今日毕业的数百名学生,在学生之前,是摆案而坐的学院先生。在他们四周,才是洛阳官员,更有没座位只能站着的许多读书人。

  学院淘汰率达到百分之五十,高得离谱,也就是说能拿到告身的合格毕业者,只有入学者一半。这些学生,现在都身着浅青色九品官袍,九銙石腰带,配鱼袋——这就是洛阳学院毕业生的标准装束。

  无论他们日后是否为官,能成功毕业,他们就有大唐九品官阶。

  李从璟以皇帝之尊,迈步走上高台,亲致毕业贺词。

  冬日难得的大晴天,阳光暖和。

  学生们坐在广场中央,众星拱月。

  面对这些承载了他太多希望,也承载了大唐希望的栋梁,李从璟一时间感慨万千。

  他们有的十几岁,有的二十几岁。

  数载寒窗,一朝学成,俱都意气风发,摩拳擦掌,准备投身天下,一展平生所学与一腔抱负。

  李从璟看着他们,“身着九品官袍,拿到鱼符告身,意味着你们学业有成。但学业有成,并不代表学业完成。天下之大,学海无涯,其身未死,求学不止。天下,是战场,也是学院。”

  “......奔赴‘战场’之前,尔等要先扪心自问,尔等何人,有何职责。朕希望尔等投身‘战阵’之前,先想清楚,何谓大唐。朕更希望尔等想清楚,尔等之于大唐,意味着甚么。”

  “......家国有幸,天下太平。但我煌煌大唐,不该安享太平。四海承平,徒生自满懈怠之心,而失锐意进取之志,人无进取之心,则沉浸醉纸金迷,则一事无成,国无进取之心,则生争权夺利之祸,则亡于外寇。”

  “......天下之大,到底有多大?江海之广,究竟有多广?尔等,要自己去寻找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