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二十四 国家大政须慎谋 河西大地正待伐_十国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题,是士卒一日为军终生为军,作为职业军人,年轻的时候固然有战力,年老之后还待在军中,由国家养着,不仅战力没了,还是莫大负担。

  李从璟道:“军中要建立裁汰老弱的标准,以从军年限为基本依据,普通士卒三年一代,精锐可以留在军中继续奋战,中下层军官放长年限,建立‘转业’机制——被军队淘汰下来的中下层军官,可以到地方出任公差......”

  用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是军队建设的必然趋势,在这种体制下,军官皆要求是演武院毕业生,普通士卒想要成为军官,必须进入演武院深造,只有在战时,士卒立下军功之后,才能被直接提拔为军官。

  这件事同样要循序渐进的施行,眼下大唐还有河西、西域和草原战事,在诸方强敌尚未平定、并且打算去平定的时候,募兵制效果明显。也就是说,募兵制是为消灭目标强敌存在的,当强敌被消灭、目标没有了之后,募兵制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弊大于利。

  就目前而言,李从璟提出的这个想法,主要是为军中裁汰老弱。

  第四件事是建立学院分级制。

  洛阳学院是大学,相应的,自然要建立中学、小学。

  学院分级制的建立,意味着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

  李谷、赵普这些第一批学院毕业生,在各地的良好政绩,是推行学院分级制的基础。

  李从璟之前就说过,大唐官场的第一次换血,是以天成新政得力官员替代无作为官员,第二次大换血,则是以学院学生替代贡举制下的官员——后者无疑更加彻底,也更加有用。

  每一次官场大换血,都意味着大唐国事的改善、国势的上升,意味着当下的大唐,正在接近李从璟心目中的那个大唐。

  李从璟道:“洛阳学院先行扩大规模,往后再视情况建立分院,此番先在州里设中学,县里设小学,往后再逐步往下推进。与此相应的,则是教学内容的分级制,这对学院教材有很高的要求,需要花大力气,不过有洛阳学院的先例在,此事不会太难。”

  眼下还不是废物贡举制的时候,等到学院分级制大成,贡举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件事同样需要循序渐进,诸项事宜不必赘言。

  随着时间进入定鼎三年,朝廷对河西、西域用兵的大事,进入到准备阶段。

  夏州。

  四十多岁的石敬瑭站在城墙上,扶墙远望东南方。若是从他的目光一直延伸出去,最终一定会触碰到神都洛阳。

  他已经在这里站立了两个时辰,似乎在思考甚么,又似乎只是在放空。国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中更没有任何色彩,这让人无法揣摩他心中的想法。

  装扮简单但不平庸的崔玲珑,从甬道走上城头,来到石敬瑭身旁,“探报,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