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弟弟面前,很是捞足了面子。

  以前一直是张炎补贴他兄长家的,而这一次,很明显感觉到了兄长的不同,真的有兄长样了。

  兄弟俩闲聊,也就知道了矿工是怎么回事。

  本来这事好事,这也是赵曦的本意。他的徒木立信,不就是要这个结果吗?

  然而,在这次朝廷再一次要转民籍时,张炎就报名了,很积极,不但他报名了,还准备带着他那一厢的兄弟全部转民籍。

  朝廷这次没让自愿,是指定的。

  这事,信阳军的军主还真的没什么错,执行朝廷诏令而已,把那个最烂的一厢给推出去了。

  事情到此应该了了。

  没有,这个张炎很倔,关键是他听说了,转民的这些厢军,不但有了三年的钱粮,甚至劳役是凭本事赚钱。

  心里更不爽快了,在他兄长面前没舒畅的出气,就去找上官理论。

  巧不巧的,正好遇到了转民那个厢军的指挥使,正跟上官亲近。而上官就当着张炎的面,告诉他,这个指挥使,将取代他!

  这下彻底把张炎惹急了。本来他就以为这是军主偏袒的原因,让他没转民籍。这下,彻底坐实这猜测了。

  怒从心起,一发火,直接剁了上官和那个指挥使。

  接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反了!

  这种猝不及防的事,整个信阳军根本没防备,更何况本来就没什么战力。

  张炎很轻松的拿下了信阳,队伍也扩大了。

  然后,洗了些富户,分了些财货,趁着士气高涨,信阳军一路向北,打正阳,打确山,逼近蔡州了!

  赵曦在襄州接到的信息是这样。他知道,估计蔡州也没了。

  确实,张炎在打下蔡州时,不再往北了。就以蔡州为据,连续打退了几股来援的朝廷军伍。坐等着朝廷派员招安呢……张炎就是这样想的。

  也是,国朝有这个惯例。一般对民愤不太大的造反,最后都是招安。张炎也这样想,他想着跟朝廷谈谈,让他们转民籍就行!

  并且把转民籍的美好前景,跟军卒们说了……

  朝廷的诏令并未对护卫营,或者赵曦下的,是对王素的京西南路禁军下的。

  责令京西南路禁军,东向驰援,自信阳向北,对反军形成包夹之势。

  赵曦没置身事外的觉悟,别说还有些关联,就是没有,他也觉得他责无旁贷。

  没二话,连王素的劝阻,以及一同前往的建议都不听。直接召集护卫营,赶往蔡州!

  并且让王中正和李宪,快马加鞭到汴梁,自军器监将虎蹲炮带至蔡州。

  这张炎还真没这么祸害百姓。赵曦到了信阳,这里除了没有长官,百姓还跟原来一样过日子。

  至于富户……唉,不提也罢。

  信阳的胥吏也都没事,还继续操持着信阳的日常。

  赵曦没搭理胥吏的叨叨,不管是说张炎的好,还是坏,都不影响赵曦对此事的处置原则。

  没多停留,便北上了。

  国朝的军卒,只要不是西军,还真的是烂的没法说。

  赵曦从襄州出发,这一路过来,得有三五天,而到达蔡州后,围着蔡州的四门转了一大圈,居然没见着任何一部分的军卒。

  都哪了?

  再往外延伸了,这才发现,所有来剿灭信阳军的,都在离蔡州城二十里外轧营!

  这是围剿吗?而信阳军的来路上,放着那么大一空挡……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