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七九章 伟大的想法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集议,不朝议,就是奏折也留中不发。让整个朝堂的臣工,都根本无法知晓官家的态度。

  王安石着急,很着急,但他不能催促。

  所有的调查结果他都看了,他对调查过程没异议,对调查结果也没异议,那怕是反对一方的结果也没异议。

  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的结果融合,应该才是最真实也最客观的调查结果。

  这样的结果,让他没有催促官家决断的理由。

  就连新法核心团队,在商讨时也是唉声叹气。

  对于这些地方官…~若真想儿子说的那样:杀就是了!国朝军州四百,能杀的过来吗?

  再说了,这可都是文臣,开这个戒,就相当于给君王递了一把刀,文臣将没了最后的凭仗。

  说真的,当王安石看到鄞县在自己离任后,把一个好好的利民之策,祸害成纯粹害民扰民,他是真有心杀几个!

  他在任时,青苗法是解百姓之危,救百姓之难的,同时利用常平仓的储备,为官府带来堪比两税的收益。

  而他离任后,却成了官员胥吏利用常平仓做本钱,借官方的名义,在放印子钱。

  这还不算,肆意提高利息,强行摊派,把原本就不富裕的鄞县,搞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最终整个鄞县的上上下下,从知县到衙役,无一不参与其中!全烂了,整个鄞县的县衙全烂了!

  虽然府衙因这次调查处理了鄞县,可他真不敢保证,一旦青苗法在国朝推开,会有多少县衙会烂掉!

  青苗法必须推,国朝的大形势决定了。

  可怎样推,这就需要商榷了。

  官家……唉,态度不明朗呀!再加上这样的结论,真不知道官家还有多少支持力度。

  而韩琦等人,现在倒是老神在在。

  调查结果出来很久了,官家没集议,甚至连该有的朝会都停了一次。

  很明显,官家有搁置的想法了。

  官家的头脑一直是清醒的。

  就宗亲这件事,官家应该看出了什么,但并没有冲动的直接偏向新法一方。

  想到这,韩琦有点埋怨文彦博了。

  这文宽夫还真是记吃不记打。从万尹山演习,再到禁军裁撤,多少次了?一次次在谋略上惨败,居然还有胆跟官家斗这个?

  他文宽夫尽量别犯错,否则官家不会有任何挽留,绝对的出外。

  至于自己……唉,怕是官家也不太喜欢吧?

  啥时候国朝的执宰需要把官家喜好与否当回事了?说不清,反正韩琦现在就有这念头。

  这才即位五年,官家就有这般威势了,用不了多久,怕是官家真的能恢复太祖太宗的权威了。

  无力抗拒…~韩琦居然发出这样的感慨来。

  “诸位相公,官家唤诸位相公于今日未时三刻在紫宸殿集议……”

  内监恭敬的躬着腰退出了政事堂……

  官家要集议?集议什么?这段时间,好像除了青苗法,朝廷还没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