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7章 锐评_大明:我为天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的是这么回事儿,科举改制明显有许良的影子,虽然算学和格物都算不上与科学相关,打分制也不过是考试评判方法的更改,但朱棣和姚广孝这样聪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猫腻。

  用计分制度逼着考生们学习算学和格物,那这两个玩意儿该去哪儿学呢,看来看去也就关中大学最适合。

  至于建设工政司那就更不用说了,朝廷发展工业的态度已经丝毫不做遮掩,甚至专门设立这么个衙司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哪怕这个时候跟朱棣和姚广孝说工业会成为大明未来基本国策他们也是信的。

  而且工业之利现在不仅是朝廷认识清楚,基本上大明的有识之士都有这样的共识。

  新京的工业商品可不仅仅只是与周边属国贸易,以棉质衣服为首的工业商品直接席卷了整个大明市场,低廉优质的商品给百姓们带来了直接的好处,他们可以买到更多更便宜的商品。

  同样对于各地的地方官府来说,商品市场的开发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商税收入,他们也乐见于此。

  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工业发展的潜力,许良在新京经营五年的成果已经初见端倪,朝廷选择扶持工业发展并不是奇怪的事情,没有人会跟利益过不去。

  即便是最后一条建设军校和海师的新闻,这虽然看起来和许良没什么直接关联,但是这种做事的方式明显就是许良的风格。

  朱棣经过姚广孝这么一提醒,才突然惊觉确实是这么回事,每条新闻都和许良有关!

  这样一来他也忍不住感叹起来:“数年前主持就对许良颇为推崇,彼时孤不以为然,却没想到时至今日,此子当真声名鹊起大有作为,就连朝廷也真的接受了他的主张理念,说不定以后他还真能引领大明风潮。”

  姚广孝的思绪不禁也回到数年前,那时候他见到许良还是在青山论道,虽然他觉得许良展现出来的思想和理念值得认可,但绝没有想到许良能在短短几年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跳跃跨度也太大了点,突然就从一个民间的年轻学者跳到了工部侍郎,而且真的推动朝廷践行自身的理念。

  不过想一想许良能做到这一点,倒也确实是他有这个本事,首先救下朱标的命这就是救驾天功了,然后建都五年,在实际成果面前没人能再否认工业的伟力,皇帝和太子的意愿才能为之转变。

  姚广孝叹道:“贫僧预感朝廷这些举措下来之后,工业科学之思想以后或许真能发扬,华夏思想要迎来新客啊。”

  几年前的朱棣如果听到这种话一定是嗤之以鼻的,但是现在他却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许良和他的理念已经有了兴起之势:“犹记得数年前初闻许良之名的时候,主持说此人或可成华夏之新圣,说不定这句话还真的说对了,大明能冒出来这么个奇才,大约也是件好事吧,若是可以的话孤倒是想亲眼这家伙。”

  姚广孝沉声道:“立功立言立德,若是他能把变法这事做成了,自然也就成圣了。”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