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36章 信誉破产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又怎么样?早晚也是城破人亡之局。”

  “早晚?哼哼,您知不知道,再过几个月,辽东就会大雪纷飞,冰寒彻骨,大军根本就无法在野外驻扎。到时候别说破城了,咱们自保都困难。”

  “这……”郭业道:“即便如此,除了强攻以外,还有一个办法,可以破辽东城。”

  “什么办法?”

  “招降!咱们一战灭掉了高句丽三十万大军,辽东城内守军想必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人心惶惶。若是派遣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入了辽东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守军偷袭,岂不是更好?”

  张亮还没说话呢,李二陛下摇了摇头,道:“不可!绝对不可招降高句丽人!”

  “啊?为啥?”

  “因为高句丽人根本就不可信,即便是答应投降,也会随时反悔。他们能把假投降当成家常便饭,朕可不想步隋炀帝的后尘。”

  李二陛下说这话,还真是一点都没夸大。

  想当初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为了表现上国气度,曾经下了一道圣旨,“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这下好了,可被高句丽人逮着空子了。

  隋朝百万大军到了辽东城下,眼看就要破城了。人家高句丽人打白旗,要投降。

  好吧,皇上有旨,人家投降就得“即宜抚纳”啊,于是大军退后,等待投降。

  结果,这世上,除了真投降还有假投降。高句丽人整顿好了兵马,修好了城墙,又反悔了。

  没办法,继续打呗。

  眼看着,辽东城又要被攻破,高句丽人继续举白旗。隋军继续退兵,高句丽人继续说话不算数……

  简短截说,招式不怕老,好用就行。高句丽这招足足耍了三次,拖延了几个月的时间。直到最后天寒地冻,隋军无奈退兵。

  你以为隋炀帝这就吸取教训了?没有,完全没有!

  话说隋炀帝第三次征伐高句丽,当时隋军固然实力大不如前,但是高句丽已经被隋军蹂躏了两次,也是困顿疲惫。

  当时,大隋上将来护儿大败高句丽于毕奢城,然后挥军南下,进逼平壤。

  婴阳王无奈,遣使请降。

  结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隋炀帝又信了高句丽人的鬼话,遣使召回来护儿。

  来护儿可不傻,他对使者说,咱们打高句丽打了三回,好不容易把高句丽打得疲惫不堪,野无青草。这么好的机会,怎能错过?等几天,我进兵把婴阳王抓了再退兵不成吗?

  使者作为隋炀帝的心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宣称若是抗旨不尊,所有参战的将校都将人头落地。

  来护儿无奈班师。

  等他一退兵,婴阳王就又抖起来了。把先前说出去的话全然否认,继续对抗大隋。

  青史斑斑,隋炀帝就这样,以一个被骗了四次的二傻子形象,被记载在史书之上。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李二陛下怎么敢玩什么受降的把戏?不用多,只要被骗一次,人们就得把他当成隋炀帝第二!

  郭业无奈道:“就算您不愿意受降,先强攻几日辽东城总行了吧?现在城内士气低落,万一能一鼓而下呢?何必一定要用火药?”

  张亮道:“辽东城乃是高句丽数得着的坚城,此城不用火药更待何时?秦国公是怕某家用你的火药立功吧?”

  郭业道:“你这还是以小人之人度君子之腹!”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道:“别吵吵了。你们二人的话都有些道理,到底如何决断,朕还没有考虑清楚。不如明日朕召集众将,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遵旨。”

  第二日刚刚吃罢早饭,郭业就听到了一阵鼓声响亮。他知道这是李二陛下在擂鼓聚将,不敢怠慢,快步赶往中军帐。

  三通鼓罢,诸将已经到齐。

  李二陛下往四下里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郭业的脸上,道:“秦国公,你可知今日朕为何召集众将?”

  “可是为了攻破辽东城一事?”

  “辽东城已是朕的囊中之物,却是不急。今日招大家来,是为了招待一个你的老熟人,或者说是……情敌。”

  郭业道:“陛下说笑了。我哪有什么情敌?”

  “你别不承认啊。这个人是你的情敌,可是天下皆知。

  “天下皆知?此人是……”

  “百济武王扶余璋!”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