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章 城门立碑_纣王:牧野之战在即,我决定摆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胥余虽不满纣王的“胡作非为”,可对于商王朝还是忠诚的,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因此而被灭掉,所以对于武庚这位谦虚受教的晚辈,他也不吝指点:“既然你的父王想钓鱼,那你好好当钓饵便是,但要记住一句话,凡是危害我大商之事,你不要碰。”

  武庚还是有些担心:“就怕父王猜忌,到时候我百口莫辩。”

  子胥余捋着胡须,从容道:“放心,你的父王已经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你这么一个独子,王位不传给你还能传给谁?就算妲己再受宠又如何?时站在伱这边,所以你只要守身持正,太子之位便稳如泰山。”

  夏、商时期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八岁,周朝和秦朝则是二十岁,到了汉朝也才二十二岁!

  灾、战争、疾病、饥饿,还有新生儿的夭折,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背景下,许多人甚至都活不到成年。

  哪怕是帝王,长寿的也不多,而纣王眼下已经五十几岁了,而妲己入宫也没几年,至今不曾怀孕,就算怀了,也来不及培养成年。

  所以箕子才会断言,时站在武庚这一边,因为实在是没有别的子嗣有资格和他抢王位。

  武庚闻言,心中疑惑尽消,对着箕子深深一拜:“侄儿谢过王叔,若无这番指点,我怕是不知道要花多少时日,才能拨云见雾,看清时局。”

  子胥余叹气道:“唉,只希望我大商气数未尽吧。”

  若是以前,他肯定不看好商王朝的未来,实在是纣王四处树敌,虚耗国力,再加上疯狂敛财守寡,国内民怨沸腾,亡国之兆已经显现。

  但如今纣王的变化,子胥余也是看在了眼里,虽然私生活上还是有些荒唐,可至少能够体恤百姓了,而且内政外交,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再如以往那般只知道蛮干。

  对此,子胥余还是感到些许欣慰的。

  武庚刚准备转身离去,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事情,开口道:“想必王叔已经知晓了来自西岐的消息,如今周人深陷三监之乱,而父王却按兵不动,侄儿不解,还请王叔为我解惑。侄儿认为,现在正是我大商起兵灭周之时。”

  子胥余似乎是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当即不假思索地道:“这就是你父王的高明之处了,朝歌不急着出兵,是为了坐山观虎斗,等其一方现出败相,才是大商出兵之时,如此一来,才能最大限度消磨周人之国力。日后你若为王,当学习慈谋略才是。”

  武庚一听这话,顿时如醍醐灌顶,震惊不已。

  “原来如此!侄儿受教了!”

  这个时代的战争,基本上没什么兵法谋略,完全就是靠莽,靠人多,靠兵甲犀利。

  就比如此前的商朝,依仗的就是青铜器技术的先进,碾压诸国,成为了中原霸主。

  反倒是周国的军事力量不足,所以才请来了姜子牙这位兵法大家,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