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_我在三国说评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所成就。只不过现在想想当年,姚珞忍住了想要调侃他的冲动,但声音里还是多了点笑:“所以,崔季珪这是准备来和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若是硬要这么说的话,确实。”

  崔琰也不再绕弯子,毕竟当年他和姚珞两个人也算是各有往来,对彼此算得上是很了解:“我只是想问英存,日后当如何?”

  “你这问的,也确实是有些直接过头了。”

  万万没想到崔琰居然会这么问,姚珞也有些哑然。崔家是站在了小皇帝这边,但小皇帝明显不太行。伏寿这位皇后虽然很明白,但成也皇后败也皇后,她是皇后就只能在后宫里,再也没有办法去看看别的地方。

  所谓的“尽心笼络”,是用如今他们能够到手的利益去诱惑他人,可惜……

  “我只问季珪,季珪是想要自己留名,还是要崔家留名?若是自己留名,你现在其实就已经算得上是留名青史了;但若是想要崔家流芳,却也是让人为难。”

  “为何崔家不可流芳百世?”

  “你本人都只是名留青史,能不能流芳百世都得看你后来如何,何况崔家上面都有了个崔烈?遗臭万年倒是挺方便的,毕竟你们崔家已经做到了。”

  听到崔烈这个名字的时候崔琰瞬间平静了下来,是的,崔烈因为买官的原因成功创造“铜臭”一次,彻彻底底遗臭万年。只要有崔烈,崔家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再流芳百世。

  若是不能流芳百世,那么延续百世——

  “我再问你,为何没有百世的王朝,却有百世的世家?”

  听着对面的茶盏“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姚珞根本没有抬头,继续挑拣着旁边一盒子香丸:“这可不是什么大不敬不是么?为何有百世的世家,你崔家会不明白就奇怪了。”

  崔家可以一路溯源到战国时期公元前五百多年齐桓公时期,仔细算算是真的有七百多年、绝对多于百代相传。再者世家手里有土地,有知识,有人才。而这三样东西,偏偏是王朝延续的根本。

  她出手打破知识垄断文字壁垒,让人才的火种洒到了所有人的头上,和蔡琰一起努力砸破那幢铁房子。然而世家手上依旧有着让不少人忌惮的东西——

  土地。

  诗经里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这句话也就是说说,天下可不都是王负责的,还有诸侯世家呢。再说土地国有制和兼并这方面一直到现代土地改革才算走完第一步,然而哪怕是现代,各种违建以及高尔夫球场多了去了不说,有段时间防□□都能被砍,足够表现出土地管理依旧是个大问题。

  姚珞知道自己没那么聪明,拿不出一劳永逸的方法,索性就让郭嘉戏志才他们头疼去。但是她也有她能做的事情,至少在现在,她觉得自己有些事情也不是不能做:“崔家为清河一带多年经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