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9章 隆之显名_理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贵宜想起昨天点清阁姑娘的理解,认为是最适合的解释。

  于是陈贵宜道:“臣愚钝,只能猜测陛下是希望臣做大宋的修船匠,裱糊匠,哪里破了修补哪里,至于其他,臣便不知了。”

  赵昀这时脸色缓和,“你猜的没错,朕就是希望你做朕的修船匠,也做大宋的修船匠,为大宋这条破船修补漏洞,但是现在,看来是朕想多了,你们不用跪着了,回去吧。”

  说完,赵昀转身进入福宁殿,只留下陈贵宜和李宗勉二人悔恨不已。

  赵昀回到书房,不多时,中书舍人聂池便抱着一堆奏折来了。

  赵昀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味道不错,整口吞下,坐下来开始批阅奏折。

  拿起第一份,粗粗一看,赵昀不禁便是眉头紧锁,这是太学生宋英桂上的折子,上面提到了一个很铭感的问题,那就是建议大宋连蒙灭金。

  现在大宋发起了渡河战役,并且取得了胜利,朝廷上上下下都在谈论,百姓也是人人相谈,倍感自豪,这些太学生自然是不会落人于后。

  在奏折里,宋英桂写道:“金国乃我大宋之最大敌国,当时刻不忘靖康之耻之家恨,更不能忘故土被窃占百年之国仇,如今蒙古骤然暴起,我朝可寻求与蒙古联合,共同出兵,将金国亡其国,灭其种,以雪百年之国仇家恨,望陛下恩准。”

  赵昀眉头皱了皱,看向批注,乔行简的批注是“待议。”

  赵昀想了想,没有批复,赵昀心道:“太学院和翰林院是天下士林学子的喉舌,他们的意见往往是天下士林学子的风向标,既然宋英桂有这样的想法,这说明现在天下士子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个问题要认真对待。”

  随即,赵昀将这份奏折放进抽屉里,暂时留中不发。

  随后赵昀又是处理了几份奏折,其中又是有两个太学生上书,看法和宋英桂一样,都是认为正好趁宋军在金国境内战绩不俗,应当立即和蒙古联手,把金国给灭了,不但可报仇雪恨,还可以扬威四海,立万世名。

  赵昀也是一一将这些奏折放进抽屉,暂时留中不发。

  接着,赵昀又是批阅奏折,但是又看到了另一个意见和宋英桂截然不同观点的奏折。

  这是一个叫做陈隆之的太学生上书写的,他的观点竟然是连金抗蒙!

  他在奏折中写道:“当今之世已有大乱争雄之征兆,蒙古崛起,灭国屠城,数不可计,如今其又与金国鹿战正酣,大有灭金国于一役的雄霸之姿,若金国亡于其手,日后其必定南下征宋,成我大宋之最大边患。

  学生建议与金国缓和关系,隐忍过往,共同应对蒙古之威胁,金国一日不亡,则宋有屏藩。金亡,则宋如无匣美珠,必引蒙古窥探,望陛下慎重决断。”

  陈隆之的观点让赵昀震撼,久久都说不出话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