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光阴似箭(2)_大明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讲出更精彩的故事和更深更准确的道理,这让王兆靖又是震惊,又是佩服。

  在王兆靖印象里,赵进每天学武,根本没什么看书识字的机会,可偶尔能发现,赵进似乎能读懂他手里的书,但好像字认得不全。

  但这也很不简单,王友山每年都要出游几次,王兆靖偶尔会跟随,他也算见多识广,自然之道局限于一地的人如果不读书的话,见识会狭隘异常。

  可赵进却不同,他对历史了解的不太清楚,但也支离破碎的知道不少,对天下间的地理形势,各地风貌特产则很清楚,甚至海外蛮夷的也有所了解,要知道,很多人至今不知道倭国朝鲜还有那些佛郎机人到底来自何处。

  除此之外,赵进对格物致知的道理比旁人精通,一些机关巧思,一些天地自然的道理,都能说得清楚。

  王兆靖也旁敲侧击的打听过,也安排下人去看过,赵进父母叔父都不是文人,赵进平时也没有什么读书的时间,这些东西不知道怎么了解到的,后来王兆靖还怀疑到了木淑兰,木淑兰的确认字而且读书。

  不过即便这个也没办法解释,王兆靖找的理由是,赵进在私塾学会识字,然后自己看书,要不然不会和自己借纸笔,这也比较牵强,好在赵进的表现只能说出色,没什么惊世骇俗,王兆靖最后解释为能者无所不能。

  孙大雷依旧很胖,动作依旧很慢,不过出手越来越有威力,因为他家及时把产业店铺都转移到了隅头镇,那里是京杭大运河新的南北节点,贸易中转的中心之一,这些年非但没有败落,反而发财了。

  因为发财有钱,看着从前懒散无能的胖小子居然专心学武,孙家花钱给他请了个师傅,勤练不缀,老师指点督促,孙大雷也是不断提高。

  本来因为抢生意的事情,孙大雷面对赵进还有点局促,后来才恢复了从前的关系。

  徐州城愈发破败,稍微有点人气的也就那么两条街道,孙家父母也开始常年呆在隅头镇经营生意。

  按说父母和孩子常年分开,家境优渥一点,加上宠溺孩子,会让孩子很容易学坏。

  孙家父母去了几个月后回来就准备带着孙大雷一起过去,没曾想孙大雷因为有比武激励,每天没工夫琢磨别的,整天勤奋练武,这让孙家父母觉得儿子长进不少,就带着孙大雷的弟弟妹妹去了隅头镇。

  父母在外地,每月银钱给的足,孙大雷特别豪爽大方,现在比武奖品这块,他和其他几人的份量一样,还经常拿好吃的来和大家分享。

  而且孙家还做了一件事,花了不多的钱把货场这片和周围的店铺盘了下来,就这么保持着让孩子们去玩,因为早就废弃,而且徐州城跟着破败,所以没花几个钱,买来后也没有整修,就那么放着,反正货场这边孩子们会自己打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