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建奴的目的(上)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固然鄙夷那些坚决反对互市的人,更瞧不起那些赞同互市的人。这些人根本就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他们大谈互市的好处。什么良马、鹿茸、人参、珠宝等都是大明所缺少的。尼玛,没有这些东西,能饿死你们呀。还和我谈什么兴国之必需。

  我还不了解你们,无非是想从互市中攫取巨额的利润。你们这些人,哪个不与那些商人有联系。前些时间,熊廷弼对张家口黑窝点的打击,肯定会让你们或多或少有些损失吧。我知道你们工资不高,我也默认你们攫取利益的一些手段,可你们也该有点底线吧,即便你们同意互市,你们也应该说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吧?再说,我让你们猜测一下努尔哈赤此次派范文程前来的目的,你们给我大谈互市的好处是什么意思?

  我斜靠在龙椅的靠背上,眯着眼睛,心中有些失望。难怪后人评价明朝这些王公大臣“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今天,我算全看到了。不过,细想想,这不也正常吗?家国,家国,先想到家,后想到国吗?这就是人性呀。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像范仲淹那样“先忧后乐”的又有几人?

  想到范仲淹,我不禁又想到了刚刚离去的范文程。如果能够招降他,也是与国与家有利的事。可惜了。我来到这个世上稍微晚了一些。

  可是,即便我早几年来到这个世上就能改变什么吗?也不能。一个不得宠的皇子的儿子,除了悄悄地在自己的府邸做些木匠活之外又能干些什么?

  我不由悄悄地同情起前世的朱由校。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却被推向权利的中枢。小小年纪,就丧父失母,孤独一人。独自一人坐在貌似威严的龙椅上,面对这些奸诈如狐的大臣,他除了信任自己的奶妈,又能信任谁呢?

  一个中国最好的木匠,一个鲁班的传人,就因为做在这个龙椅上,就这样孤独地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并且背上了永久的骂名。有时我会想,如果朱由校只是一个王爷的儿子,即便只是一个庶子,应该也能随心所众的完成自己的梦想吧。那么,他的成就会不会和当时的宋应星相媲美吧。对了,宋应星现在又在哪里呢?我曾让熊廷弼、袁可立去寻找他,可惜,到目前还杳无音讯。

  群臣的争辨还在此起彼伏,我却再也无心听他们争论。我坐直身子,俯视着他们,发觉方从哲一语不发,只是笑着看着他们。

  我轻咳一声:“好了,朕乏了,你们都退下吧。有什么建议,上折子吧。对了,方阁老,你先留一下。”

  群臣面面相觑,大概也明白我看出了他们的私心。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四夷馆。我知道,他们的奏折会像雪片一样不断的飘过来,但我是不会看的,让内阁去处理吧。反正,都是一些没营养的话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