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1 眼前一亮_继承三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流畅。釉面灰青,色泽纯正,幽深静谧,釉面开冰裂纹,错落有致地遍布于瓶体全身,自然天成的纹路带来别致的美感。

  开片原本是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但在匠人巧手的引导梳理下反倒成为哥窑制品的一大看点,其纹路自然天成,错落有致比之人工的纹饰别有一番风味。后世清乾隆帝对此作诗赞道:“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此贯耳瓶片纹分布自然均匀,大小纹路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哥窑器物胎体成型后,先素烧胎体,经过挑选,再多次上釉,入窑二次烧成。故传世哥窑器物,器形规整,制作精良。乾隆皇帝诗中曰:“色暗纹彰质未经,哥窑因此得称名。”

  而《曝书亭集砚铭》中赞叹道:“丛台澄泥邺官瓦,未若哥窑古而雅。绿如春波停不泻,以石为之出其下。”可见世人对其品类之怜惜珍贵。

  由于哥窑瓷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传世者弥足珍贵,多现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及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于收藏家手中则稀罕寥寥,以至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无几。

  肖遥手中这一件,可谓是巧品难寻,稀罕珍至。

  肖遥给这一件哥窑贯耳瓶的估价同样是8000万左右。

  下面几个多宝阁中摆放的瓷器都是小件,也算是清代瓷器中的珍品,但价格比起前面几件来就差远了,价格在万不等。

  鉴赏到第1排博古架的最后一件,肖遥眼前一亮。

  这是一件大件,高约半米,洗口、束颈、两侧有双螭作耳各衔一个金黄色活环,瓶形硕大,稳重端庄。

  从口沿到颈部及圈足分别用青花绘如意云头纹、缠枝花卉和蕉叶纹为饰。腹部粉彩绘《游春图》为主题纹饰。

  瓶壁上,画工们在自然景色中,描绘出四组人物游春时的情景。一组立于庭院的月台之上,在耸峙的青山前观赏杏树花开;一组立于岸边欣赏着桃花争芳的芳香;一组在垂柳下饮茶品茗,论古谈今;更有一组泛舟于春江之上,真是清水轻舟飘,景美人更醉。

  画工们采用俯视法取景,将远山、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拢,使各处景物完整和谐地统一在一幅画面中,层次分明,场面却开阔。山石、树木、建筑、江水的画风,轻重顿挫,充满变化,所绘人物,眉目生动传神,神采各异。

  画工创作出了一幅“咫尺千里”的艺术佳作,层峦叠嶂,奔腾飞动,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争奇竞秀。画面上,白云缭绕,江流无际,湖光山色,水波粼粼,楼台亭阁隐现其间。

  参天古松生新芽,河边柳树穿绿装,桃花、杏花笑口争艳,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群芳争艳的美丽景色。

  画面构图,整体布局层次丰富,疏密得宜,色彩浓淡深浅变化雅致。

  青花粉彩是乾隆时期由斗彩演化而来的创新品种,绘画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但烧造出来的瓷器色彩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因而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

  此瓶不仅形制优雅,富丽堂皇,画工和色彩更是出类拔萃,代表了乾隆时期御用观赏瓷器瓶的最高工艺水平。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