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四章 都察御史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方是互相制衡,甚至可以说,内阁权力被张轩加强之后,为了政治平衡,都察院的权力定然也会加强,就是为了制衡内阁。

  两者有复杂且微妙的关系。

  就如同内阁与枢密院之间的关系一般,张质与袁时中之前的关系并不是不好。但是他们坐在这个位置上之后,只能争锋相对。特别是兵部与枢密院之间,简直势如水火。

  原因很简单,枢密院上多一分权力,兵部的权力就少上一分。权力少,拨款就少,拨款少,事情就少,事情少,前途就少。不管为官为财,兵部上下一直对外,睁大眼睛死死的盯着枢密院的人。

  同样都察院要监察天下,就好像而今中纪委一般。而今吏部用人有自己的标准。就好像是组织部一般。凡是查出一个人,就是吏部用人不当。这两者关系能好了才怪。

  如果两者关系真好了,张轩就该反思,是不是有些地方不对劲。

  当然了,明代都察院还有一些附加的任务,似乎明代皇帝喜欢用都察院当钦差,比如刚刚开始巡抚这个官员,就是隶属于都察院的。是皇帝派往地方钦差,有事则设,无事则罢。后来却慢慢的演变成了地方官员。

  张轩决定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权限,全部清理干净,让都察院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监察百官。

  但是如此一来,大夏朝的都察院与大明朝的都察院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了。而朝鲜与四川的战事,财政上困难,地方上清丈田亩,乃至于军中武器迭代以及训练,讲武堂将校的培养,乃至于军中与朝中平衡与协调。等等事情,已经让他忙得不可开交了。

  都察院该怎变,变成什么样子,张轩实在没有心思亲历亲为了。

  只能委托于人,而这个人就是首任都察御史。

  这样的人如此重要,这也是张轩虽然觉得张质身处嫌疑之地,该必须询问他的原因所在。因为对大夏朝所有官员的熟悉,没有人能与张质相比。

  “大兄,不仅仅是首辅,也是朕的兄长,此事事关

  重大,不问大兄问谁?”张质说道。

  张质说道:“既然陛下如此说了,臣以为当用高斗枢。”

  “高卿在兵部做得如何?”张轩问道。

  张质说道:“高大人才能出众,但是兵部与枢密院争权,几为闲置,臣恐高大人也是积郁于心。”

  张轩有些吃惊,说道:“枢密院与兵部之间的争权,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张轩将军权全部放在枢密院中,比起明朝的兵部尚书,可以干预几乎所有军事大事,但是大夏的兵部尚书,几乎是与枢密院对接的行政部门而已。枢密院所需的一切物资都要从兵部走。

  从这一点上来看。

  兵部甚至可以裁撤了。但是张轩不这样做,也有一点帝王心术。用兵部来监督枢密院。可以说枢密院有的部门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