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北京之战六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即便连续发生炸膛事件。甚至有些人认为,这一批大炮,一二百门红夷大炮,在打过这一仗之后,都有报废的风险。

  甚至认为,如果不停下来,大规模炸膛问题,很可能发生。

  曹宗瑜答应减低发射频率,但是拒绝停止开炮,直接对负责开炮的炮兵指挥说道:“全军都可以牺牲,难道炮手的命比别人精贵吗?”

  其实在夏军之中,炮手的命的确比寻常人精贵。

  盖因开炮是一个技术活。而炮兵之中,更是军官比例最高的。几乎有独立开炮能力的就是军官。

  而且几乎所有军官都是讲武堂出来。讲武堂炮兵一系的。

  因为不学习好数学,如何能将大炮打准。

  被曹宗瑜这么一激,这名炮兵统领,亲自上阵,将下面炮手换下来了。而且将大炮炮位分开了一些。避免一尊大炮炸膛,影响其他大炮。

  就知道,所有炮兵都知道,自己的大炮随时都可以炸膛,但是依旧持续不断的发射。

  之所以如此,并非曹宗瑜不心疼炮兵。

  怎么可能不心疼。

  炮兵训练成本最高,甚至比骑兵更高。

  而今清军大规模崩溃,夏军虽然还没有养马地,但是马匹也不像当初那么紧缺了,骑兵的成本也就下降了不少。

  但是炮兵的成本却没有下降的可能。

  不让炮兵充分的开炮,怎么可能得到一个精锐的炮手,大炮一响,从来是要钱的。

  只是曹宗瑜知道。

  但凡攻城,前期如果攻不下来的,今后只能满长的围城战了。

  李定国在长城一线,与东虏骑兵大大出手,东虏数次想绕过长城,突入到北京城之下。而今李定国还能守住。

  但是时间一长,久守必失。

  说不定清军在北京城下翻盘了。

  所以,不管死多少,曹宗瑜统统不问。他只要北京城。现在就是一口气,这一口气压过清军,将北京的鸡蛋壳给敲碎。

  或者让北京崩住了,夏军士气耗尽,只能长期围困了。

  不过,夏军苦,清军更苦。

  鳌拜在城头不知道多长时间。

  他对日出日落都失去了感觉。只知道见到大队夏军就冲过去,从头杀到尾,杀人已经成为非常机械的习惯了。

  鳌拜的精神都有一些恍惚了。

  在战斗之中,他常有一种感觉,自己问自己,我在做什么?哦,我在杀人啊?

  身体比脑子的反应更快。

  鳌拜尚且是这样,清军各部更不要说了。

  夏军死伤惨重,但还是有轮换的,但是清军却是没有轮换可言的。失去了外城,也是失去了数万征召的军队。

  这如果纯洁了内部。

  而今北京城守军,几乎全部都是清廷从辽东带过来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夏军破城之后,是决计不可能放过他们。

  清廷的兴起,这些人都是得了最大好处的一部分人。

  而今清廷失败了,他们自然也要为之前的所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