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兴元年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国辅站了出来,说道:“朕奉天应命,以治百姓。----”最后宣布:“于今年三月初一日,告祭天地于武昌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夏,以是年为武兴元年,册王后方氏为皇后,世子罗玉龙为皇太子。罗玉娇为秦国公主。”

  这一封诏书,可以称之为登基诏。里面大多都是废话,乃是钱谦益的手笔。最重要的其实也就一句,确定国号夏,年号武兴。

  当然其中也能看出罗汝才对罗玉娇的痛爱,册封皇太子是大事,但是册封一个公主,就不是什么大事了,但是罗汝才还是将两件事情,一起写在登基诏之中,他的心思可见一斑。

  罗汝才后宫之中,佳丽从来不少,但是却被一略而过了,连一个寻常名分都没有。可见罗汝才心中只有一个方绣娘。罗汝才暗道:“玉娇知道,大抵会很欣慰吧。”

  就在张轩想这个的时候,眼睛的余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他们一个个都精神抖擞。顿时知道,这些人想今日这一日,可是想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了。

  毕竟跟着罗汝才拼命,为的不就是今日吗

  终于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镇海将军郑芝龙,从朕于波涛之间,数有大功于朝,特封郑芝龙为闽王。进水军大都督,枢密院副使。天下水师受其节制。”李国辅的声音不急不徐,但是这声音传了出来,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

  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册封功臣的第一位,是郑芝龙这个外系人马。

  即便是郑芝龙本人,也万万没有想到。

  不过,张轩却是知道的。郑芝龙这样的安置,是张轩与罗汝才商量过的。

  郑氏在福建的割据之态,不会太过长久的。不管是罗汝才,还是罗玉龙,乃至是张轩都不想有这样一个国中之国。

  但是,也不能生硬的削藩,毕竟郑氏现在对大夏来说很重要,从与左良玉一战上,就能看得出来,如果没有郑氏水师,想打败左良玉

  ,恐怕要更为艰难了。

  而且如今郑芝龙对大夏来说,的确是有功之臣。

  罗汝才这样抬高郑芝龙,一是拉拢,郑芝龙如此封号,可以说是大夏武人第一人了,荣宠之极。

  不过,郑芝龙享受这样的待遇的同时,他也不能在福建了,而是要在南京。履行枢密院的差事。

  这枢密院也是张轩的提议,张轩想建立一个军官体系。不得不借鉴前朝,枢密院是唐宋的机构,被张轩设定为军队最高统率机关。甚至太子罗玉龙担任枢密使。

  当然了,很长一段时间,枢密院都是摆设,原因无他,军队大权都在罗氏父子手中,哪里容得了枢密院分割啊。

  罗汝才宁肯夏朝军中多出一个军头,也不愿意地方之上多出一个藩镇。先调出郑芝龙,用十几年的时间,将郑氏子弟一一调出福建,想来郑芝龙够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