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岘山公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看张轩手中这一封圣旨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在,何封圣旨根本连笔墨都是刚刚干的,是罗汝才给张轩的空白圣旨,有需要了让张轩填上内容而已。

  圣旨有不同的规格。

  纵然大夏是新立的,该有的规矩还是有的,张轩手中这样的空白圣旨,也不过数封而已。

  当然了,并不是张轩写什么都可以生效的,这不过是一个先斩后奏的权宜之计,如果张轩写的太离谱,说不得就要追究责任了。

  给予白旺死极哀荣。

  这种哀荣,白旺自己活着的时候,估计也没有想到。张轩这种种状态很有力的安抚了军心,整合了襄阳城中各路人马。但也仅限于城中情况而已。他迫不及待的召集各级将领商议对策。

  岘山失守,清军真在抓紧运输大炮,几乎就将炮口顶在襄阳城的脑门之上。这个危机不解除的话。

  说襄阳城就此守不住了,有些过分,毕竟这个时代火炮威力还是相当有限的。建立足够的防炮洞,应该能坚持下来。但是陷入苦战却是一定的。

  只是张轩还没有与众将说到正题之上。另一个消息就传到了张轩的手中。

  “什么?”张轩说道:“枣阳方面有动静?”

  “是。”郑廉说道:“刚刚曹将军来报,阿济格已经放弃枣阳,向西而来。”

  张轩心中一顿暗道:“屋漏偏逢连夜雨。”

  阿济格所部与多铎所部两部合流,对张轩来说决计不是什么好消息。他随即问道:“曹宗瑜在做什么?”

  郑廉说道:“曹将军已经尾随阿济格所部过来了。他估计在三日左右,阿济格所部就能到汉水对岸扎营。”

  张轩知道,清军骑兵实力占优,曹宗瑜所能做的,也仅仅是跟着过来而已。

  这样一来,以襄阳城为中心的数十里之内,兵力空前密集,甚至到了过剩的地步。

  不要说,看历史书上动则百万之众,但是百万之众根本无法安置在一个战场之

  上,打仗从来不是越多越好,淝水之战就是很明显的例子。纵然阿济格大军来到襄阳,一时间襄阳城下也没有阿济格下脚的地方了。

  张轩一时间不明白阿济格所想的事情。他目光掠过地图心中一动,暗道:“或许阿济格想再开启一个战场。比如宜城?”

  如果张轩所部被多铎牢牢牵制住了,虽然张轩已经保持着汉水西岸的控制权,但是汉水东岸却是一空档。

  不能说空档,而是襄阳不下的话,继续南下,很容易被切断退路。一般情况之下,大军不会绕城而过,但是现在宜城之中有罗汝才。阿济格或许想围魏救赵,进攻宜城,调动襄阳城的夏军。

  随即张轩将这些想法放在一边了。

  并不是张轩对这个不担心了。

  而是张轩信得过曹宗瑜。他相信曹宗瑜一定挫败阿济格的计划,无非是双方换一个地方继续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