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大办团练_一个人的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皇位之争,若非太祖北伐大军来袭,扩廓就是有一个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了。

  正是看到元末兴办团练的教训,朝廷认为放任地方团练就会造成地方割据、用兵自重,给野心家以壮大的空间,流寇很可怕,但那只是伤筋骨;一旦豪强崛起,那可就是腹心之患了。

  其实这个认识也不能说错,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农民起义匪寇作乱历朝历代此起彼伏,王朝末年也能制造出惊天动地的骇浪,从而动摇王朝的根本,但是,纵观历朝历代笑到最后从来都不是农民或者匪寇,在王朝根基动摇的缝隙中,往往都是地主豪强借助镇压农民起义和匪寇作乱从而完成实力的原始积累,从而成长为取代王朝的新一代太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陈胜吴广起义起义摇动了秦朝的根基,但是最终消灭秦军主力的是楚国贵族出身的项羽,最终取代大秦的是来自楚国的落魄贵族刘邦,建立了统一的汉王朝。

  汉末黄巾军大起义,汉庭为了镇压授予各州州牧全权,最终是黄巾军烟消云散,宦官之后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其子曹丕篡汉建魏。

  秀荣豪强尔朱荣镇压葛荣领导的六镇大起义,成为北魏的曹操,虽然最终被暗杀。

  隋炀帝好大喜功惹得天怒人怨,满天之下皆反,但是最终代隋而立的既不是瓦岗寨也不是窦建德,而是他曾经的臣属兼表弟李渊。

  当然唯一的例外就是本朝太祖皇帝,是以红巾军一员完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伟业。但也要看到,随着刘福通起义的被镇压,元庭扶持的地方武装势力扩廓帖木儿、答失八都鲁、李思齐等已经成长为大军阀,割据自雄相互攻杀争抢地盘,若非太祖遣徐达大将军提大兵北伐,恐怕他们中某一个就会篡元而立。

  正是看到元末地方武装崛起的后患太重,皇帝和朝廷才对扶持地方武装鼓励团练剿灭流寇的政策充满了疑虑。所以,当刘重元的同乡、前甘肃巡抚梅之焕组织乡勇修筑坞堡保卫麻城,让流寇从未进犯一步,朝廷即使是最危难的时候也只是荫封他一子为锦衣卫千户,而不让他领军出麻城清剿流寇。

  虽然了解到皇帝和朝廷的这些忧虑,但是刘重元仍然不想放弃,他始终认为,仅靠正规官军的努力是无法彻底清剿流寇的,而且在北方时刻面对后金侵略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团练也有助于抵抗后金。

  于是刘重元恳切的说道:“皇上,《贞观政要》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任何一项政策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执政者当权衡利弊应时而用。往昔,太祖高皇帝明文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并悬铁牌于宫门前。然则,成祖皇帝倚重宦官,监军边军,七下南洋,建立东厂,几位宦官都立下了赫赫功勋。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