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章:大整编_一个人的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张献忠、罗汝才等人是何等模样。

  刘重元在开封城东的万岁山一带设立大营,这里临近汴河和惠民河,漕运便利,每天都有大量的商船开过,利于大军运粮方便。这里原本是周王护卫的校场和营房,永乐年间周王三护卫被裁撤,这些营房和校场就空了下来,虽然残破但好歹也是一处安身之所。之前,刘重元留下了武进士们在此驻扎训练,上月尤氏兄弟、山字营抵达,之后陆陆续续有来自河南、山东、湖广等地的读书人率领招募的壮勇前来效命,都被常道立安排驻扎在这里。

  到刘重元到来时,仅仅是来投效的读书人就有435人,其中举人86人,秀才287人,武进士、武举人和武秀才以及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又有一百多人,他们带来的壮勇本来有三万多人之多,不过在路上跑掉了两万人,到了开封之后这二十多天来,又有数千人逃散了。

  当下,对刘重元来说,麾下的军队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目前麾下记有:总理督标营两千人,援剿总兵左良玉本部一万两千人(兵部造册领饷的只有五千),归其统领的投降贼寇降将曹威、马进才、于汝虎等部一万人;陈洪范部二千,云南副将龙在田部一千,河南副将罗岱所部两千,以及新到的河南总兵尤世威、勋阳总兵尤世禄各领家丁营七百。然后就是投降的贼寇,其中已被朝廷授予副将官职的刘国能部五千,刚刚投降的罗汝才部一万五千,张献忠部五千,李万庆部四千,再加上数千壮勇,刘重元麾下兵力已经达到近七万人。

  七万人,每天要吃的粮食就有一千五百石粮食,一个月就需要四万五千石,而周围的河南、直隶乃至山东显然都无法供给,就算是之前熊文灿麾下仅仅一万余人都会欠饷,更别说现在猛增到七万人了。这都是刘重元要头疼的,乱世之中,人命不值钱,竖起招兵旗便有吃粮人,关键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粮饷去喂饱兵马,否则未收其利先遭反噬。

  而且,当下七万大军来源复杂,编制混乱,每天军营里都是乱糟糟的,别说是临敌列阵作战了,就算是啥都不干恐怕几天下来都会自行崩溃了。

  因此,十一月初八,尚未安定下来,刘重元就召集诸将进行大整编的工作。虽说是开会,但基本上都是刘重元在讲,诸将领俯首听令而已。

  首先,刘重元命令将罗汝才、李万庆、张献忠所部以及左良玉麾下的曹威、马进才、于汝虎等部总计三万四千人,全部打散,然后简单的按照地域划分,凡这些贼寇是陕西人的,全部划转给尤氏兄弟,这一部分虽然之后一万五千余人,不够都是贼寇中的核心精锐,都是自陕西转战各地的老兵,尤氏兄弟各自得了七千余精兵,大喜过望,跪下向刘重元诚谢。

  贼寇中凡属河南人的,全部划入左良玉军中,这部分人约有一万两千人,如此一来,左良玉虽然拨出去了曹威、马进才、于汝虎等部万余人,但是却又收回了一万两千人,也无话可说。

  至于籍贯是其他的湖广、山东、山西等省的贼寇,刘重元分别划入陈洪范、罗岱、刘国能和龙在田所部。

  至于罗汝才、李万庆、惠登相等大头领,刘重元授予罗汝才署副将官职留在自己账下听用,其他人分别授予署理参将、游击、都司等官职,由左良玉、尤氏兄弟和其他将领挑选入营任用,以便加强几名重将的权威,便于管理。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