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进退两难_一个人的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此他秘密指示辽东巡抚方一藻,秘密派使者出使沈阳,寻求与后金议和。

  黄台吉倒是很好说话,只要达成和议后金就引军东归再不犯境。大明需要议和以缓解当前后金和流贼内外夹击的困境,集中精力消灭流寇;而后金也满足于雄霸辽东的局面,想要获得大明的承认,结束这场自万历46年七大恨起兵延宕至今已经整整二十年的战争。

  既然大明和后金都想要议和,那么看来这场和议很大希望能够谈成啊!

  可是当杨嗣昌将好消息禀告皇帝,希望皇帝批准正式与后金展开和谈时,皇帝却犹豫了,而消息传开,朝臣一片非议之声,尤其是以黄道周为首的清流言官们,不顾实际空谈误国,嚷嚷着什么议和就是丧权辱国,宋即是因为连连和款于辽、夏、金而灭亡云云。

  面对空前的政治舆论压力,皇帝也不敢明旨支持议和,于是议和之事就此拖延了下来。杨嗣昌就知道情况不妙,后金受到这次“始乱终弃”的议和定然不会罢休,果然后金大军再次入塞而来。想到后金军强悍的战斗力,想到前三次后金军入塞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的骄横,想起之前因后金军入塞获罪的大小臣工,杨嗣昌不禁心乱如麻,愁眉不展。

  宽敞的书房被几根粗大的鲸油蜡烛照的通明,深夜忽而吹拂过的凉风晃动着烛影,闪耀在杨嗣昌脸上忽明忽暗让人捉摸不定他在想些什么。沉默思索良久的杨嗣昌忽然引刘重元进入书房,然后又让管家送来酒菜招待。

  当然他自己是不饮酒的,大前年也就是崇祯八年,其父前三边总督杨鹤在老家武陵去世,按照惯例,杨嗣昌应当丁忧回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一年后也就是崇祯九年其母丁老夫人又去世。也就在这一年,后金第三次入塞大掠,前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皇帝决定启用杨嗣昌,于是接连下旨夺情命其接任兵部尚书。

  自唐代以来,文武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丁忧。服满再行补职。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

  然则大明朝以孝治天下,夺情被视为眷恋权位不守孝道而广受舆论批评,所以几乎没有哪个文官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接受夺情,上一个还是万历初权相张居正,就因为夺情一事惹出诺大的风波。到今天杨嗣昌身上同样如此,黄道周等人攻击其最猛烈的就是夺情这一点。

  还在母丧之中,所以杨嗣昌一直都是身着素服上值,在家更是穿上孝服。酒自然是不能喝的,就只能是以茶代酒了。

  “子乔,依你之见,我当如何?”杨嗣昌挺直身形直视着刘重元问道,目光灼人似骄阳。

  “此次清军入塞,我想仍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