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阿斗也会变聪明_回到唐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现在可以用来形容李承乾暂时的境况。八一中≥文

  每天早晨天未亮,李承乾就偷偷摸下玉山,带个防太阳的斗笠,穿作很顺便,黑衣短打,干练精神,他打扮如农家小哥,腿儿依旧是瘸的,走路的样子别扭,因为他的腿伤为此获得不少人嘘寒问暖。因为长期养成被人欺负的性格,不论大人小孩,都能叫得动李承乾帮忙,李承乾也乐意包揽脏活儿累活儿,所以李承乾很受玉山脚下农户的热爱,几天时间已经和几个庄户的农户打成一片,虽然不清楚,他现在的执拗劲儿能坚持好久,是否真因为陈华一句话就做出改变,想要立志成为一名有得的明君,让天下的黎明不受苦,但改变总归是好的,至少不像以前,李承乾啥生活目标都没有,纯行尸走肉一个,不务正业的纨绔浪荡儿,不然老李不会打断他的腿儿送玉山书院来再教育。

  玉山脚下的农户,忙着春种的事情,无暇顾及灌溉农田的沟渠。所以玉山上的学生,就在院长大人的组织下拿着铁铲和竹篓,推着独轮手推车,沿着沟渠一直干着清淤的工作。

  沟渠引水源头取自南山畔,那里有流过蓝田县的一条渭水支流,玉山书院组织了几十个年龄十五岁以上的壮劳力,以程处默和尉迟宝林领队,严宽夫子现场监督,从南山开始,把沟渠里面因为淤泥或者前一年收割后扔在沟渠里面的农作物茎秆打捞起来,沟渠也就横竖六尺宽,工程量不是很大,玉山书院的学生干的非常卖力,因为每天到了中午会有人专门送饭,而且还是玉山书院食堂的特色饭菜非常爽口,干活有饭吃,一来不用上课,二来那些干清淤的学生,以前都没做过这种事儿,觉得新鲜,说说笑笑,工程进度颇快,十天左右,都已经完成了大半,颇受农户的感恩戴德。

  玉山脚下的几十个庄子上的农户,庄稼收成了,自然是要上交给侯府,而蓝田侯是玉山书院的院长,换句话说,玉山脚下的农田,都是种养活玉山书院几百人老师学生的粮食基地,陈华也给书院的学生灌输玉山书院是山下农户养起的这种思想,而且还准备让严宽夫子带队,在玉山脚下弄出两块试验田用来选优良的种子,一代代选下去,总能选出亩产高抗旱抗虫强的种子。造福山下的农户,就是造福书院,不能有读书人眼高于顶,瞧不起农耕桑种的人,否则会受到书院的责罚。

  玉山书院的学生帮忙清理沟渠的事,在农户见的口碑传的很好。

  古往今来,读书人,不管是读什么类别,都有清高的念头,农户他们是看不起的,觉得干的活儿累,地位又低下,但玉山书院此举,完全打破了书院学生高高在上的形象。非但玉山脚下几十个庄户上的农户有此赞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