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陈华锦绣文章三篇_回到唐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华报上自己要求去工作的地方弘文馆,老李也没立即答应,毕竟能够进入弘文馆的哪一个不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陈华有几斤几两老李还没摸清楚,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可不是生在老李这种贤明的君王身上。八一他怕将陈华送入弘文馆中,陈华会败坏了弘文馆的威名,同样也是在败坏他老李的名声。

  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虞世南,孔颖达,于志宁,许敬宗,这些人都是弘文馆学士,哪一个不是受人尊崇的文豪?天下学子都以进入弘文馆为人生目标,要是老李突然就安排了一个放佛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陈华进入弘文馆,肯定明天上早朝的时候,整个朝堂都会吵成一团。

  “你想进弘文馆,至少得向天下人证明有这个实力。”老李还是非常体谅陈华的,沉吟了会儿,道:“史书典籍你会多少?诗词歌赋你又会多少?文章、书法、画工,是否能够信手拈来?”

  唐代的弘文馆,就好比华夏国的北大,岂是随便一个人跑去北大教务处说要当北大的老师就一定能成功?

  不自量力的行径就是在闹笑话,老李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他是严格在执行弘文馆学士的招聘程序。

  老李的意思就是让陈华展现实力,也就是所谓的笔试了。陈华的毛笔字写的太扭曲,但他又不敢让老李代笔,这地儿就只有他、老李,还有一个小太监,李世民身边的太监肯定有两把刷子,陈华的主意就打那小太监身上:“不知这位公公如何称呼。”

  “小姓高,陈公子叫某小高就行。”小太监细声细气说着,他白面儿粉脸,还真像个豆蔻年华的女子。

  “圣上不妨让这位高公公代笔记下小民所述,看能否进入圣上的弘文馆中。”

  “准奏!”李世民也想看看陈华如何写出锦绣文章。

  太监小高立刻放下手中的火枪,找来笔墨纸砚,他常年在李世民身边熏陶,毛笔字自是不像他面貌如此生涩年轻,他执笔看着陈华,耳朵竖了起来,放佛不想遗落陈华说的每一字一句,道:“还请陈公子绣口道出锦绣文章。”

  陈华想了想,沉声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开头一句,乃是七律诗的格式,他这是在写诗了,而且开头就是意境宏伟的构架,这诗绝对是上上之作。

  太监小高情不禁赞叹了一句“好诗。”便开始均墨写下!

  别人的马屁陈根本无暇理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是技压整个全唐诗啊。他继续念着下面的内容,道:“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陈华念了极快,就好像信手拈来,完全不用推敲思考,更胜陈王曹子建的七步作诗,就连落笔如飞的太监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