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关河口、圈地_645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年来,靠近塞外的偏关堡繁华了许多,由于总督及老营堡一带屯田,加上塞外的垦殖开拓,与归化城的三娘子贸易,都让偏关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得利。//。\\

  今年秋收,偏关与老营堡一带的屯田三十万亩中,产粮高达三十五万石,远远地满足了当地的驻军需求,还有余力外送。加上偏关也算是塞外与山西镇内地的必经之地,大批的商队粮队都要从这里经过,让秋后的偏关堡更是热闹起来。

  眼下到塞外垦殖的移民越来越多,塞外的农场村落越见的多起来,最远的商队屯民们,己经到了后世的包头一带屯垦开荒。

  让大明边镇民众意外的是,这些塞外的移民到了边地后,他们开垦出来土地,种植出来粮食后,才不过几年时间,不但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有余力向大明内地输送了,这就让人非常奇怪。

  一直在人们的印象中,塞外都是些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向来难以养活自己,不然的话,为什么几千年来草原上的胡人总是养活不了自己,而经常要向中原地带劫掠呢?

  就是中原国度,向来将这些地方视为累赘之地,因为这些地方难搞农事,在这些地方的驻军后勤补给总是朝廷的一个巨大压力,老见投入,不见收支,最后只好无奈放弃。就算有些中原王朝坚持在当地驻军,也只是看中其军事意义罢了。

  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现在然反过来,塞外之地开始向中原内地输送粮食,让第一次听闻的人有天地颠倒的感觉。

  如果塞外向输送牛羊马匹或许众人还不会奇怪,事实上些年中,由于汉蒙双方互市,加上汉人蜂拥到塞外经营草场畜牧,这些年中,从塞外到山西镇的许多地方,己经形成了诸如许多:牛道,羊道,马道的专门道路。每年中,都向山西镇提供了大批的牛羊马匹等。

  现在塞外却是开始向内地输送食由不得众人不大惊小怪了,也引起了各界好一番议论,当时《五寨堡新闻报》也专门开辟专栏介绍了此事,消息传到京师,又是引起一番大惊小怪,成为当时茶楼酒肆的好长时间的热门话题。

  不过大惊小怪久了人慢也就习以为常了,只是很多人也改变了以往的印象,对前往塞外的心更热切罢了。

  毕竟明内地土地宝贵且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而往塞外那边。随便一个男丁可以分到很多地土地。以往众人还认为那些苦寒之地。分来地土地无足轻重。只是抱着不要白不要地想法罢了。

  眼下却发现这些土地以养活自己及家人。还有余力向大明内地输送粮食。在塞外屯田。前景光明由不得各人想法改变了。

  ……

  今年塞外各屯田农场。在秋收后有大批地粮食经由商队粮队往大明内地而来。或往延绥镇。或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