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章祭祖氏半真半假_大晋风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祖逍的估计,大约是因为无力掌控北方,毕竟南有实力强劲的北伐军,西边还有老对手刘曜虎视眈眈。

  而北方失去了领头人刘琨之后,各坞堡主各自为政,再难成气候。

  因此石勒采取了比较温和的妥协政策,希望能把主要兵力放在其他的地方。

  这使得幽州和冀州一带的汉人,有了个短暂的喘息机会,虽说只能是艰难度日,但相对于后赵其他地方的汉人来说,已经是天渊之别了。

  魏晋时期的涿县,也就是日后的北京城,只是如今还算不上繁华,连范阳郡都比不上。

  而此时的范阳,也与汉代不是同一个地方,历史上范阳郡几易其地。

  进入涿县之后,祖逍这才透露此行的任务,他受命将曾祖母的骨灰带到豫州,免得成为与石勒之间博弈的牺牲品。

  上次石勒求和,便特意将她老人家的墓地大修了一番,并将祖逖手下的叛将杀了,以示诚意。

  自从太兴三年春暮,双方暂停干戈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近两年以来一直相安无事。

  但谁都知道,这种和平是极其短暂的,随时都有可能再起刀兵。

  大部分自西北南迁的胡人,并没有受过中原文化熏陶,他们只信奉自己本民族的神明,对于汉人尊崇的先祖宗祠,根本不以为然。

  也因此挖坟鞭尸,成为他们报复汉人的一种手段,此中唯有刘曜一族,入关已有数百年,名为匈奴,其实早已经彻底汉化。

  所以他才追根寻底,将祖宗冒顿单于抬出来,又大肆修建父母陵寝,劳民伤财。

  实际上就是一种汉人的思维方式了,羯族人自东汉末年入中原,迄今也有二百余年。

  尽管石勒无比仇恨汉人,但仍然打心眼里崇尚汉族文化,对治下胡族进行了汉化教育。

  例如之前羯族并没有姓氏,石勒因为祖先来自石国,便自取姓氏为石,追随他的文臣武将,也纷纷群起而效之,都以有姓氏为荣。

  这些祖逍都不动声色地看在心里,实地考察之后,对后赵的印象也更深刻了些,不再是纸上谈兵。

  听说是祖逖安排下的任务,众护卫自然无一反对,他们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范阳,对那里的地形十分熟悉。

  而祖逍搜遍记忆,也找不到任何与老家有关的讯息,他出生于洛阳,四岁就南渡去了江东,在他心里,范阳不过是个符号而已。

  董昭正是范阳人,这次出任务,他才是主导,祖逍自知对此地情况一窍不通,很干脆地将指挥权拱手相让。

  “董叔,我从未去过范阳老家,一切情况都不清楚,此次行动还请您多费心了。”

  “那属下就不客气了。”

  自穿越以来,与祖逍相处得最久的人,就是董昭,二人之间的感情也已经超越了主仆,完全就如叔侄一般。

  “据可靠情报,老夫人的墓地,有专人看守,但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