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4章 方小姐第二?_重生我真没想当暖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年和2012年跳槽去了TVB。

  对于这些艺人,周子瑜也不准备再白养着他们,现在电视台没戏拍,那就让张文君先安排他们出差北上去内地拍戏。

  港岛这边电视台实行的是“包薪制”,艺人也是打工人,甚至比打工人还不如。

  一般的签约艺人一个月也就一万港币左右,换算成人民币才七八千元,去内地拍戏很有竞争力。

  内地这几年明星片酬暴涨,连带着普通演员的片酬也涨上去了,哪怕十八线小演员,一年也能赚个几十万。

  相比之下,港岛这些艺人真是“物美价廉”。

  再说组织这些艺人北上拍戏,公司多少还能抽点分成,不但节省了开支,还算创收了。

  可以说为了缩减开支,周子瑜有点不用其极了。

  在亚视员工、艺人眼中,她也从出手阔绰的周小姐,变成方小姐第二了。

  (方逸华TVB前掌门人,邵爵士的红颜知己,以节俭、吝啬出名,外号铁算盘。)

  他们不知道的是,周子瑜还真详细了解过方小姐的生平,甚至视对方为学习对象。

  不过,只是光节流还不行,更重要的是开源。

  收益要是一直得不到改善,再节流也无法真正摆脱困境。

  为了尽快增加收入,周子瑜专门飞回沪市一趟,趣玩科技、趣酷娱乐、CIEL服饰、拼夕夕、趣信……到处拉广告。

  仗着和李哲的关系,拿下了十几笔广告单子,尽管单价不高,但加起来也有几百万了。

  为趣酷娱乐宣传新电影,为CIEL服饰打广告,为趣信在港岛那边做推广等等。

  最大一笔是为拼夕夕在港岛做宣传。

  有企鹅公司、趣动集团在背后支持,拼夕夕可谓财大气粗,到处冠名打广告,刚好港岛那边还没有做推广。

  周子瑜还跟趣酷娱乐方面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顺便递低价购入了一批二手拍摄设备。

  亚视的设备还停留在录像机时代,买新设备太贵,就弄一批淘汰的二手货先用着。

  停办亚姐选美,大肆裁撤老员工,重用内地班底,这让很多亚视老员工、艺人都对周子瑜心生不满,外界媒体质疑、批评声也很大。

  但很快改革成效就体现了出来。

  11月份还亏损了一两千万,到12月份亏损就就降到了一千万以内。

  对节目进行调整改革后,收视率也开始持续回升。

  从趣酷娱乐低价买来的那一批老剧,播出后有几部收视率还算可以。

  特别是《梦回三国》(三国版《宫》)更是意外爆了,最高收视率达到了28点,力压同时段的TVB。

  这还是这几年亚视第一次有节目收视率反超了TVB。

  周子瑜亲自主持对新闻类节目进行改版,重新开播的普通话新闻收视率表现不俗。

  《电影放送》、民生类节目《亚视近距离》、新改版的《天气报告》等几档新节目,反响也还可以,收视率不算很高,但胜在稳定。

  还有就是(2014年)1月份薪开播的综艺《请给一顿饭show》。

  这档明星蹭饭类节目,是由趣酷娱乐方面派出制作团队来港和亚视方面共同制作的,播出后口碑、收视率双双爆了。

  其实,在周子瑜来港岛之前,李哲给了她一份亚视改革参考方案。

  这份方案是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召集人手群力群策写出来的。

  有不少后世大火的节目,《中餐厅》、《爸爸去哪了》、《向往的生活》、《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等。

  但周子瑜先期只是试水了一些投资很低的节目。

  《请给一顿饭show》算是唯一一个投资比较大的,请了几个港岛和内地人气比较高的明星嘉宾。

  她在港岛生活了一年多,早就意识到港岛和内地文化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

  在内地爆火的节目,在港岛却未必能火起来。

  就像电视剧,内地古装剧、特别是正剧在港岛这边很受欢迎,但现代时装剧就很容易水土不服。

  所以大投资综艺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要结合港岛的实际情况。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