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五六 签了就准备撕毁_搞化学的不能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代管”海参崴这件事情,刘大双是喜出望外。

  海参崴,包括外东北,这也是他心里一直惦记着的。

  以前,每每读到华夏近代史,都是扼腕叹息,心如刀绞。

  积弱的华夏,在列强们迈入工业化的初期,就遭受了无尽的屈辱。

  更让他痛心疾首的是,一个家天下的封建国家,视百姓如无物。

  百姓更是浑浑噩噩,艰难渡日。

  国家是皇上的,国土是皇上的,与我何干?

  许多百姓对国家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概念。

  皇上都不爱惜百姓,百姓又怎么会为了皇上赴汤蹈火呢?

  尤其是大清,做为少数族裔统治多数族裔,骨子里一直是怕怕的。

  民间是满汉不通婚,朝堂上是满族贵族控制着。

  满人可以不事劳作,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即俗称的“铁杆庄稼”。

  种种限制、隔阂看似稳定了大清的统治,实质上却把大清推向了深渊。

  先是鸦片战争时,塘沽登陆的侵略军是被百姓抬上岸的,报酬就是几两银子。

  后来的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百姓更是为了几两银子积极协助。

  爬城墙、竖梯子,让人无法想象。

  其实,很简单,既然这国家是皇上的,换谁来都一样,我们百姓只要有银子填饱肚子就行。

  这也是刘大双最大的痛点。

  尼玛的!天下百姓供养你,竟然还弄个离心离德。

  这也是大清垮台他不救,让他组阁他不接的原因。

  他要从靖安开始,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要百姓知道,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国家是百姓的国家。

  有大家才能有小家,每个人都要为了这个国家的富强去奋斗。

  听了史达林转述的布尔什维克的决定,刘大双不露声色,脸上还有一副为难的表情。

  “我们有青岛、烟台、天津、葫芦岛、旅顺这些不冻港,再去管理一个半年结冰的港口,实在是费力不讨好!”

  史达林也是不露声色,从骨子里讲,他是不同意把海参崴交给刘大双代管的。

  奈何,现在形势急转直下,沙皇推翻了,他们没有执政,反倒是克伦的社会革命党执政了。

  要打败克伦的社会革命党,就必须借助于刘大双的力量。

  要知道,这两年沙皇可是从靖安买了不少军火,现在全被克伦继承了,罗刹军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万一给克伦留下几年时间,这家伙把国内形势稳定了,又能顶住日耳曼人的进攻。他们布尔什维克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虽然他们的领袖老列同学有点软弱,但战略眼光还是有的,做出的决策还是对的。

  “反正只是代管,待国力强盛时,收回来就是了!”这是史达林心中打定的主意。

  “刘长官,真正算起来,我们双方的友谊也有十多年了,双方一直合作愉快。就算是这次欧战,东瀛人可是我们名义上的盟友,但我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