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第 72 章_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才一致。

  顺风之下,他的空中姿势保持得几乎完美。

  顺风和逆风的感受确实不同,逆风飞行时,凌放的身体是迎风被托举着的。

  但现在,风像是从他身后无中生出的一对隐性的羽翼,驯服地帮助人体...

  调控着平衡。

  这是要警惕的“驯服”。凌放到飞行后半段集中全部注意力掌控身体。在他目前的飞行时速下,如果还觉得迎面来风强度一般的话……说明顺风风速已经很高了。

  的确,瞬时风速达到了。

  风速加剧时,他刚好进入了飞行后半程,纯滑翔姿势,保持好核心的话不会受到影响。

  虽然顺风的承托能力和飞行时间不如逆风跳跃,但是凌放通过高前倾增加了身体承载的空气张力。

  没错,作为高前倾选手……他还要进一步高前倾。

  本赛季,他的身体倾角稳定范围是在-度——这一次大幅度减到了15度。

  “冒险了啊!”孙宇恒总教练端着保温杯,盯着屏幕。

  中国跳雪队的休息区,孙总教练等叶飞流和方唐之外的教练组人员,都在看凌放的实时比赛。大家一眼就确认了这个身体倾角不是凌放平时正式比赛会用的。

  训练倒是见过,比赛拿出来还是头一回。

  居然就是在中国第一次进入冬奥决赛圈的赛场上空。

  徐教练慨叹:“咱小凌可真猛!”

  “咱老叶也够猛……”孙总教练的副手喃喃接话。

  每次飞行,都是实赛教练员和运动员本人当场处理情况,他们要作出最终选择,当然,也承担所有风险。

  中国国家队的其他人,只能深吸一口气,忧心忡忡、又满怀期待地继续看下去。

  倾角稳住了。

  无形无质的空气,依然在以每秒接近20米的时速,通过凌放亮橙色的定制跳雪雪板张开的V字缺口,以比普通男性人体高空坠落时,大了25-28倍的空气张力,稳稳地托住了凌放!

  他加大了倾斜,除了空中动态平衡之外,最难的部分其实在于着陆。

  他已经很灵活了,但是变换着陆动作,恰好在呼气时。

  顶尖跳雪运动员是要在整个助滑的3-4秒,飞行的8-10秒中,连呼吸节奏都算好的。

  然后经过成百上千次的飞行去尝试和打磨。直到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把呼吸节奏、身体的动作和风的韵律,完美结合。

  但凌放跳顺风风场不如逆风多,这个最佳状态就很薛定谔。

  这很考验心态,空中动作变换准备着陆的时刻,运动员是要全力避免做出常人意识里的“深吸一口气”动作的。

  空中飞行或许接近深水游泳,人还在天上呢,随便有深呼吸动作,那是要加大沉浮幅度,很容易导致失衡的!

  直到动作变换之前,凌放一直保持着稳定到惊人的呼吸频率。如果用秒表计时,可以说他的呼气吸气周期和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