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章 望丛祠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里导江治水,最后由李冰完善形成一个整体,变成都江堰工程的。”

  “真的?”池薛荔有些不信:“肘子你骗人的吧?”

  “我骗你干嘛?”周至说道:“这就要从古蜀国的源流说起了……”

  祠堂内虽然荒凉,但是建筑结构大体都在,还有两百多株森森古柏,两个周围百米的大冢。

  周至带着池薛荔和杨和,一处一处地游览。

  “古蜀国的文明,最早压根没有成都平原什么事儿,而是从嘉州沿着岷江一直上溯到青藏高原边界,抵达连接祁连通道的黄河流域,再沿着黄河折向东南,抵达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区——黄土高原。”

  “这就构成了一条沟通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让古人可以迁徙流动的通道——岷江文明走廊。”

  “古蜀先人,其实主要是在如今的彝族、羌族、藏族地区活动,那些先民的服饰、相貌,在彝羌两族的服饰相貌中,也有保留。”

  “直到唐代,这条通道都依旧发挥着文明迁徙的作用。唐代一支吐蕃人,沿着这条通道,从岷江上游抵达银川附近,最终在套外繁衍生息,建立了一个王朝——西夏。”

  这些信息都是池薛荔不知道的东西,如今一般的书籍上也看不到,看得出来池薛荔对这些很感兴趣,不由得听得入神起来。

  “而蜀人是从哪里进入的蜀川平原的呢?就是从这里。”

  “他们在岷江上游的玉垒山下发现了一条通道,从那里,可以最方便地从岷江流域,进入蜀川平原。”

  “于是杜宇便带着族人,占据了这个通道在蜀川平原的入口处,这就是郫都的由来。”

  “所以扬雄在《蜀帝本纪》里记载:杜宇‘代鱼凫为王,徒都于郫,即杜鹃城也。’”

  “杜宇作蜀王后,称望帝。当时岷江洪水大发,淹没川西平原,丞相鳖灵来自长江流域,有治水的经验,因此望帝命其治水。”

  “鳖灵劈开玉垒山,凿出宝瓶口,疏通岷江之水,变水患为水利,化西海为田畴,让川西平原从鱼凫时代的渔猎文明,进入了望丛时代的农桑文明。”

  “这项工程,奠定了都江堰工程的基础。之后望帝退隐西山,禅让帝位于鳖灵,称丛帝。”

  “郫县县志里有记载,祀望帝的‘崇德祠’,原在灌县二王庙处。”

  “而《岷阳二帝前后志》记载:‘丛帝殁后,咸葬于郫,旧有庙,古邑南去郭一里’。”

  “直到南朝齐明帝时,刺史刘季连才将崇德祠从灌口移建于郫县丛帝祠旁,后与丛帝庙合并,成为合祀二帝的‘望丛祠’。”

  “后来这里的人流行一句话:‘端午祭屈原,岷阳朝杜主’。”

  “所以天下祠堂,如蜀都汉昭烈祠,也就是俗称的武侯祠,都是一个正门,而望丛祠是二帝合祀,所以开有南北两道正门。”

  “这也是我国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